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代枭雄卡扎菲 [复制链接]

1#

卡扎菲自认为自己是英雄,是领袖,在他早年的时候他也确实曾是个充满了理想的四有青年,也曾是个为了国家和民族独立自强而奋斗的革命家。但是自从他掌握了利比亚的大权后,他就逐步被权力所腐蚀,逐渐成为了骑在利比亚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独裁者。

而要说道卡扎菲这个人,我们就要从二战开始说起了。

二战时期,英国等盟国在北非击败了德国和意大利,战后利比亚就由英国和法国接管。年,随着英国对利比亚的介入,利比亚的众多酋长们就推举了时年61岁的伊德里斯一世为利比亚国王,利比亚随之宣布独立。

战后初期,利比亚实行了亲西方的政策,英美等国在利比亚设有军事基地,同时西方国家的石油企业也在这个时候来到了利比亚,开展钻井采油业务。

伊德里斯一世的政权表面上看起来很稳定,不但有军队,还有西方国家的支持,但其内部却贫富差距巨大,官员腐败横行,大多数百姓过着贫苦的日子,社会矛盾也愈发地激烈了起来。

卡扎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年轻时的卡扎菲是个充满了理想的热血青年,他认为利比亚并不真正属于利比亚人民,他觉得他应该为利比亚人民的解放而奋斗。

而就在利比亚国王伊德里斯一世在位的第二年,利比亚的邻国埃及就发生了革命,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推翻了国王的统治,建立了政权,埃及革命就深深影响了利比亚,也影响了卡扎菲,据卡扎菲自己所说,埃及的革命给他指明了方向,他当时就觉得埃及的路线就是利比亚的路线,当时卡扎菲只有16岁。

到了青年时期,卡扎菲就阅读了大量有关纳赛尔的著作,并接受了纳赛尔的革命哲学,同时在他身边也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成立了一个青年革命支部,这其中就包括后来一直追随卡扎菲的贾卢德。

年,卡扎菲和青年革命支部的大部分人考入了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的军校,在卡扎菲来到班加西的第二年,他就在贾卢德的帮助下,建立了一个完全模仿纳赛尔革命党的自由军官组织,开始筹划推翻伊德里斯一世的统治。

年爆发了著名的第三次中东战争,在这次战争中,西方国家扶持的以色列侵占了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等大片阿拉伯国家的领土,此举引起了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强烈不满,一时间对西方的反感在整个阿拉伯世界中普遍蔓延。

在这种情况下,到了年的时候利比亚国内局势急剧恶化,伊德里斯一世的统治也摇摇欲坠。此时的卡扎菲也看到了这一形势,不过当时的卡扎菲还只是个下级军官,以这样的身份和实力要发动政变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不过卡扎菲却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他的顶头上次哈利德将军,凭借着出色的才能,卡扎菲很快就赢得了哈利德的信任,在获得哈利德信任的同时,卡扎菲还追求了哈利德的女儿法蒂赫,后来就成为了哈利德的女婿。

成功迎娶了将军的女儿,卡扎菲的仕途一片光明,他被直接任命为了上尉,在军队中,在各派政治势力中也得以脱颖而出。

年,自由军官组织召开了一次会议,在会上卡扎菲和他的追随者们决定发动名为耶路撒冷行动的军事政变,很快到了当年9月1日,军事政变就爆发了,不过卡扎菲所领导的这次军事政变却是史上最为戏剧性的一场军事政变,即便是最富想象的剧作家,也很难构思出这么一部宫变大戏。

按照原来的计划,卡扎菲派他的助手米海什前往首都的黎波里接管军队,当米海什在班加西乘坐飞机的时候,飞机却已满员,后来在机场找了几个熟人才挤上了飞机,可能是打的站票。到了的黎波里后,米海什就乘坐出租车前往塔尔赫纳军营,但到了军营才发现,他竟然忘了带武器,赤手空拳就来到了军营,正常情况下,他要想获得成功,除非他是超级赛亚人了。

而在班加西,卡扎菲带领他的主力人马打算攻占班加西电台,走在半路上,卡扎菲雄赳赳气昂昂地高喊口号,可喊着喊着,卡扎菲发现竟然没人回应他,回头一看,才发现路上只有他一个人,此时的卡扎菲已完全成了个光杆司令。原来队伍在行进到一个路口的时候,他的车队就直接朝着贝卡军营的方向去了,把他一个人甩在了路上,卡扎菲连忙调转车头,这才追上了大部队。

就政变的情况来说,完全是一团糟,这样的政变放在任何一个正常的国家,很快就会被粉碎,但问题在于,当时的利比亚并不是个正常的国家。

卡扎菲负责攻占电台的部队,绕着的黎波里转了一圈,竟然没找到电台,只好原路返回。更为搞笑的是负责接管防空部队的军官,当他带着多名士兵出发的时候才发现,他们手上只有发子弹,平均每人不到2发子弹,这仗还怎么打呢?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其实他们根本就用不着子弹,因为一路上他们没有遭遇任何抵抗。

既然当时国内发生了政变,那当权者伊德里斯国王去哪儿了呢?原来当时的伊德里斯去土耳其度假去了,而帮他看家的首相哈桑·里德却是个胆小鬼,一听到枪声就躲了起来。到了第二天,哈桑·里德就当起了二五仔,宣誓与国王决裂,并无条件地支持起了新政权。

经过一阵乱哄哄的政变,卡扎菲也走了狗屎运,成功上台了。

可能是从小生活在沙漠的缘故,卡扎菲特别喜欢绿色,便将九一革命命名为“绿色革命”,国旗变成了绿色,就连政府公告发表的白皮书,也变成了绿皮书,尤其是卡扎菲的言论,更是绿色的封面,里面就收录了大量卡扎菲的语录。

只是不知道当他穿着绿色的衣服,头戴绿色的帽子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我们会是什么感觉呢?

在卡扎菲语录中的第一章,卡扎菲就说道,国家是人民的,政府是人民的,民主是人民的语言,政权、财富和武器在人民手中,这是卡扎菲宣传的政治理念,所以他应该还政于民。

此外,对于妇女的地位,卡扎菲是这样说的:男子是人,女子也是人,作为人,男子与女子是平等的,但人为地把二者分开,那就是公然的压迫,是毫无道理的。

这些话放在今天来说,都是非常进步的,而这些话是卡扎菲在几十年前说的,还是在阿拉伯国家说的,所以在当时的利比亚百姓看来,这些事都是不可想象的,如果卡扎菲能够按照这样的理念治理国家,利比亚应该会在他的领导下走向繁荣富强,但后来的利比亚又怎样了呢?

卡扎菲上台后,由于他的军衔是上校,所以利比亚的最高均线也就是上校,我们很多人俗称卡扎菲为卡大佐,其实也是这么来的。

卡扎菲上台后不久就当了陈世美,与他的原配法蒂赫离了婚,卡扎菲正是借着法蒂赫的势力上了台,但是上台后就始乱终弃,毕竟这个时候的岳父大人对他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不早点抛弃这个糟糠之妻,又更待何时呢?

而在离婚后不久,卡大佐就二婚了,二婚的对象不是别人,就说是一个曾经刺杀他的女刺客,与刺杀自己的女刺客结婚,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庆祝革命成功一周年的阅兵仪式上,当卡大佐在检阅台上检阅军队的时候,一位女护士走到了他的身旁,然后就突然掏出了手枪,对准了卡大佐的头,正当她要开枪的时候,卡大佐突然转过了头,看到了这个女护士,当两人四目相对的时候,情愫竟然油然而生,卡大佐看上了这位迷人的女护士,而女护士也被当时年仅28岁的卡大佐所吸引,一时竟然忘了自己是来刺杀卡大佐的,于是就慢慢放下了枪,此时卡大佐身旁的保镖们注意到了女护士,便蜂拥而上将其当场擒住。

卡大佐在这个时候展现了英雄气概,他大喝一声退下,然后就把枪还给了这位女护士,并问道,能告诉我你的名字么?女护士羞答答地回答道,萨菲亚,于是一周后,卡大佐与萨菲亚喜结连理。后来也就是这位刺客出身的老婆,就为卡大佐训练了一支个个身手不凡的娘子保镖队。

不过关于萨菲亚刺杀卡大佐的事情,其实只是个传说,真相是有次卡大佐到外地视察,突然身体不适,就找了当地的医生,当地医生说卡大佐是普通感冒,可这时医生身旁的一位女护士却说,卡大佐不适感冒,而是阑尾炎,后来经诊断果然是阑尾炎,卡大佐就因此与这位女护士结缘,这位女护士便是萨菲亚。

虽然刺客变老婆的事情子虚乌有,但卡大佐身边却实实在在地有支娘子军。在卡大佐多名随从当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他随身的40多名美女保镖,无论卡大佐到哪里,这些人都誓死跟随,她们也成了卡大佐身边的一道风景和招牌。

卡大佐这样做,也是想向世人宣布,利比亚的妇女是独立的、解放的,与男人是同等的。事实也证明,卡大佐的选择是正确的,在卡大佐遭遇的多次刺杀中,女保镖们奋不顾身地护着卡大佐的周全,甚至有很多女保镖在危机时刻为卡大佐挡了子弹,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那么卡大佐为何会遭遇如此多的刺杀呢?关键还是石油,利比亚这个国家石油资源丰富,石油资源也是利比亚的经济命脉所在,在伊德里斯一世时期,美国在利比亚有多亿美元的投资,并驻有0多名军事人员。

但自从年卡大佐上台后,就把美国企业赶出了利比亚,并把利比亚的石油产业进行了国有化,还收回了美国在利比亚的军事基地,此举自然让美帝感觉不爽了,利比亚于是与美国交恶了起来。

在与美国交恶的同时,卡大佐倒向了苏联,并从苏联购买了多亿美元的军火,聘请了0多名苏联军事顾问,还为苏联提供了几处军事基地。

年10月,卡大佐宣布利比亚拥有对锡德拉湾的完全主权,禁止美国海军进入这一海湾,如果美国要进入这个海湾,利比亚就会对进入的美军采取军事行动,此举自然更加刺激了美国与利比亚的关系。

年里根当上美国总统后,就对利比亚采取了强硬的态度,命令美军开进锡德拉湾,不过这次卡大佐却出人意料地沉默了。后来到了当年8月19日,美国海军再次在地中海集结,这次美军的一架战机就飞进了锡德拉湾,这次卡大佐就没有沉默了,他派出了两架战机,想把美军飞机赶出锡德拉湾,但没想到他的两架战机很快就被美军击落。

经过这次风波后,美国停止了对利比亚石油的进口,也停止了对利比亚石油技术的输出,两国关系就此完全破裂。

见正面硬刚不行,卡大佐就搞出了各种动作。

年12月27日,4名巴勒斯坦恐怖分子袭击了以色列位于罗马的航空公司售票处,同时另外3名恐怖分子袭击了维也纳国际机场,两起恐怖袭击事件导致了19人死亡,约人受伤,4名恐怖分子被击毙,另外3人被抓获。

美国方面认为,利比亚与这两起恐怖袭击事件有关,并对利比亚展开了严厉的反击。年1月,美国对利比亚实行全面禁飞,并撤出了美国在利比亚的侨民。

此后美军就闯入了利比亚海域,并击沉了5艘利比亚导弹艇,还摧毁了多处利比亚的雷达,利比亚还没来得及还手,美军就撤出了锡德拉湾。

美国宣称,此次行动是报复利比亚支持伊朗扣押美国人质,并焚烧美国驻利比亚代办处的行为,此后利比亚就与美国开始了你一拳我一拳的互殴。

年4月5日,西柏林发生了恐怖爆炸事件,造成了人的伤亡,其中44人是美国人。虽然卡大佐宣称这起事件与利比亚无关,但美国中央情报局认为这起事件就是卡大佐策划的。

于是在年4月14日,美国展开了代号为“黄金峡谷”的行动,目标直指卡大佐。这次美军袭击了阿奇齐耶兵营、的黎波里国际机场以及位于西迪比拉尔港的一个所谓恐怖分子训练营,仅用了23分钟就摧毁了全部预定目标,爆炸一度距离卡大佐只有50米距离,卡大佐在这次军事行动中侥幸逃生。

此后,年11月21日,泛美航空PA号班机发生空中爆炸,机上名乘客及机组人员全部遇难,其中人为美国人,这次空难被称为“洛克比空难”。

后来这次调查的凶手就直指了利比亚,年美国和英国联合发表声明,要求利比亚交出凶手,卡大佐虽然拘留了两名嫌疑犯,但拒绝将其引渡到美国,随后联合国安理会对利比亚进行了经济制裁,此后利比亚就经历了长达11年的经济制裁,这也让利比亚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卡大佐迫于经济压力,开始缓和了与西方的关系,恐怖事件后,卡大佐表示了对恐怖分子的谴责,3年12月,萨达姆被俘后没几天,卡大佐就宣布放弃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研发,并且愿意接受武器检查,同年8月,卡大佐愿意承担洛克比空难的责任,并承诺向每位遇难者支付0万美元。

卡大佐的退让换来了暂时的和解,4年美国在利比亚设立了联络处,同年9月,美国解除了对利比亚的经济制裁,而到了6年,美国就恢复了与利比亚的外交关系。8年9月,美国国务卿赖斯又成为了50多年来第一个访问利比亚的美国高官。

表面上看起来利比亚与美国的关系是恢复了,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长期与美国的积怨,使卡大佐时常表现出对美国的不满,在9年的联合国大会上,他大骂安理会是恐怖理事会,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利比亚与美国的关系更糟糕了。

9年8月底,在利比亚的要求下,英国释放了当时已是癌症晚期的洛克比空难嫌疑犯迈格拉希,本来这次释放,英国希望利比亚方面能尽量低调,毕竟如果高调释放这名嫌疑犯,也势必会给遇难家属带来很大的刺激。

但卡大佐却高调处理了这个事情,不仅派儿子去英国迎接,在国内还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欢迎团,“欢迎”英雄的归来。

这种做法无疑在西方国家,在遇难者家属的伤口上撒了盐,不仅激怒了美国,也让英国政府颜面扫地,利比亚与西方国家又重新交恶了起来。

而经过多年的掌权,实际上卡大佐在利比亚国内已然成了一名独裁者,他的家族控制了利比亚的几乎全部经济命脉,卡大佐的亲人几乎都靠着他大发横财,同时利比亚内部也是腐败滋生,民众生活困苦不堪,情况就如多年前卡大佐发动军事政变时期差不多。

年,利比亚国内发生了剧烈的动荡,不满卡大佐统治的人们呼声越来越高,反对派武装的声势也越来越大,到了2月27日,利比亚前司法部长贾利勒领导成立了利比亚过渡委员会,声称他们将领导新的革命,不过与42年前相反的是,这次革命的对象变成了卡大佐,此后利比亚反对派与政府军武装展开了激烈的对抗,并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

随后,部署在地中海的美国、英国、法国等国的舰艇和飞机,对利比亚政府军展开了军事行动,此时的卡大佐也展开了最后的垂死挣扎,他发表了简短声明,号召利比亚人民拿起武器,赶走西方军队,但这个时候,民众也不听他的了。

此后,内忧外患的卡大佐完全失了分寸,他每天唯一能做的就是从一个不会被轰炸的地方,转移到另一个不会被轰炸的地方,对于国内的革命、国外军事力量的打击已无能为力。

到了当年的10月20日,卡扎菲被反政府武装擒获,并被愤怒的群众当场打死,一代枭雄卡大佐就此殒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