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工作时,有一种鸟儿出笼的感觉。
因为终于可以完全不用伸手朝家里要钱了,自己挣的工资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于是看到漂亮衣服,哪怕不合适自己,买;看到漂亮鞋子,哪怕穿着并不是太舒服,买;看到好吃的零食,就算家里已经堆了一堆,买。
这件事情一直持续着,直到一件事情的发生。
朋友小艳是和我租住在一起,并且志同道合的朋友,所谓志同道合就是都奉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买买买的生活。
那晚我们吃完火锅回到家中,准备休息了。小艳突然肚子疼的厉害,而且豆大的汗珠从她的额头上不停的滑落,我吓坏了,手足无措的打了,医院,并告知急性阑尾炎,必须马上手术,准备块钱。
我又是一蒙,虽然穿着光鲜靓丽,但说实话像我们这样的月光族,尤其是到了月底等待发工资的日子,八千块真的拿不出来。还好求助朋友后小艳得以顺利的手术。
朋友手术8千块都拿不出,这事给我的打击太大了。
这时我才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这几年工作下来我到底剩下了什么?结果就是满屋子的衣服和鞋子还有已经不再纤细的身材。
我下定决心这样的状态必须改变。但是怎样改变却又无从下手。这时在随意浏览网页时断舍离三个字进入了我的视线。
《断舍离》的概念来源于日本的山下英子,主要讲述了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推出的概念: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舍弃对物质的迷恋。
她说:断舍离致力于将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
这不正是我需要的嘛,于是开始了从买买买转变到了扔扔扔的生活。第二天看完小艳回到家中,立马开始着手扔扔扔事宜。
首先是穿着不舒服的衣服鞋子扔掉,然后超过一年没穿的衣服鞋子扔掉,和自己年龄不符的扔掉,质量不好的扔掉。
没想到这样下来衣厨里竟然已经清空了一半。
接下来是帽子围巾头饰,又是一大袋子。光是这样竟然已经装了满满的六大袋子。
看着自己清出来的东西,不禁感叹自己的败家,也终于知道钱都花哪去了。
接连几天又把堆积的零食和逛街时买的各种小装饰品整理出来,有人喜欢能用的拿走,没人领走了全部清出。
就这样几天下来,到小艳出院时,我们租住的屋子已经整洁了很多,空间大了很多。
当然把这样的思想也赶紧传授给了朋友,她也因为这件事情受到了很大触动。
于是我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扔扔扔。
就这样我们的家也彻底换了样子。
但是你以为这就是最终结果了吗?
不是的,因为女人的衣橱里永远少一件衣服呀。
所以我们扔完了东西之后发现新的衣服鞋子又忍不住买回了家。衣橱以眼见的速度又爆满,刚发了的工资又眼见着哗哗的流了出去。
我不禁问自己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断舍离?只是像我们这样舍得扔掉不适合的东西吗?
慢慢的研究发现原来断舍离有更深层次的意义,通过学习和实践断舍离,让人们重新的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