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肚子痛!“具体是哪里痛?”“嗯,这个位置……”这样的对话,在医院急诊并不罕见。然而,对于“肚子痛”这个表述,不同人的理解可能大相径庭。在许多人眼中,“肚子”泛指胸以下、大腿以上的区域,这给医生定位疼痛位置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然而,肚子内部脏器众多,范围广阔,究竟是何处疼痛,又该如何向医生清晰描述呢?让我们借助一张“腹部地图”,探寻腹痛的根源。
首先,我们将腹部划分为几个区域,以便更准确地描述症状所在部位。这种划分方法类似于汉字“井”的形状,通过两条横线和两条竖线,将腹部勾勒成一个九宫格。通过这样的划分,我们能够更细致地定位疼痛位置,从而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病因。
右上腹部:这里主要集中了肝脏和胆囊等器官。当这个区域出现疼痛时,可能预示着胆结石、胆囊炎、肝炎或肝脓肿等病症。
中上腹部:这个位置涵盖了胃幽门端和十二指肠等器官。疼痛或不适感在这里出现,通常与胃、十二指肠溃疡,各类胃炎或消化不良有关,症状可能包括反酸、嗳气、饱胀感等,且常与饮食密切相关。此外,心绞痛、大叶性肺炎、主动脉夹层以及胰腺癌等病症也可能在这里表现出疼痛。
左上腹部:这个区域主要聚集了胃、胰脏和脾脏等器官。当这里出现疼痛时,可能与这些器官的疾病有关。除各种胃病外,胰腺炎也是常见的疾病之一。胰腺炎常导致剧烈腹痛,伴随恶心、呕吐和腹胀,且多在酒后、高脂饮食或暴饮暴食后诱发。此外,感染和高脂血症也可能引发胰腺炎。
右侧腹部:这个区域涵盖了升结肠、空肠以及部分十二指肠。疼痛或不适感可能提示升结肠疾病或肾脏、输尿管结石的存在。
中腹部:此处主要涉及大网膜、下垂的胃或横结肠等器官。疼痛通常来源于小肠,如急性肠炎或肠梗阻,可能伴随腹泻或腹部移动性腹块。此外,肠系膜疾病如肠系膜血栓形成以及主动脉夹层也可能在此处表现出疼痛。
左侧腹部:降结肠、空肠和回肠等器官位于此处。左侧腹疼痛可能与降结肠疾病、肾脏和输尿管结石有关。
右下腹部:盲肠、阑尾和回肠下端等器官聚集于此。该区域的疼痛常与阑尾炎、升结肠肿瘤、尿路结石等病症相关。
下腹部:这个区域涵盖了子宫、膀胱和直肠等器官。需注意子宫、膀胱和肠道的疾病,如盆腔炎、前列腺炎和睾丸炎等。
左下腹部:乙状结肠、输卵管等器官在此处。不适感可能预示乙状结肠炎症、精索炎、附件炎或宫外孕等病症。
二、5种疼痛类型,预示不同疾病
不同性质的腹痛往往预示着不同的疾病,对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也有帮助。以下是五种常见的疼痛类型及其可能预示的疾病:
胀痛:这种疼痛程度较轻,通常由脏层腹膜被动膨胀引起,如胃肠道消化不良、肠梗阻等。阵发性疼痛:这种疼痛多表示空腔脏器发生痉挛或阻塞性病变,如机械性肠梗阻或输尿管结石等。胆道蛔虫病常表现为间歇性的上腹“钻顶样”剧痛。隐痛:这种症状无特异性,多为胃肠道的轻微炎症或溃疡引起,如胃炎、胃溃疡等。
通过了解这些腹痛的部位和类型,我们可以更好地判断可能存在的疾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4.痉挛性疼痛:这是由于胃肠道痉挛所引发的疼痛,常见病因包括胃肠道炎症和溃疡。在诊断时,有时需要与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梗阻所引发的疼痛进行鉴别。5.剧烈绞痛:胃肠道对缺血非常敏感,因此,临床上出现极为剧烈的腹痛时,应高度怀疑腹腔内脏器缺血,如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胆囊坏死、急性胰腺炎等。这类病情危急,需立即就医。
三、几种腹痛情况需紧急处理
腹痛的原因多种多样,并非所有情况都能通过简单止痛来解决。对于某些特定患者群体,如心脏病患者、育龄妇女以及50岁以上的患者,在出现腹痛时,应特别警惕并采取相应措施。此外,剧烈腹痛而无明显体征的情况,也可能暗示着血管阻塞等严重问题。
以下是一些需要立即就医的腹痛情况:
油腻大餐后的严重胃痛:这种疼痛通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持续时间约30~60分钟,可能是胆囊疾病发作的迹象。
肋骨下方的上腹部疼痛:如果疼痛持续或伴有呼吸急促等症状,可能预示着心脏问题。对于有糖尿病或高血压风险因素的人群,更应及早寻求医疗帮助。
右下腹的严重、急性疼痛:这可能是阑尾炎的征兆,通常伴有发烧症状。疼痛通常起始于肚脐周围,逐渐蔓延并加剧。若疼痛伴随呕吐(或便秘、腹泻)症状,应立即就医。
上腹部模糊疼痛伴恶心、嗳气:在老年患者中,此类症状可能是心脏病发作的征兆。及时进行心电图和心脏标志物检测,可挽救生命。
背部或下颌疼痛伴呕吐:这通常预示着严重病情,可能涉及生命危险,需紧急救治。
突然发作的严重胃痛:特别是对于有消化性溃疡病史或服用过量阿司匹林、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患者,突然的中腹部疼痛可能意味着胃穿孔,需立即外科手术急救。
女性下腹疼痛:育龄期女性下腹突然剧烈疼痛,可能为卵巢囊肿破裂或卵巢蒂扭转,应迅速前往急诊科治疗。
下腹部刀割样痛:环绕下腹部的疼痛,伴随恶心、呕吐、发烧或发冷,可能是肾结石的迹象。超声波或CT扫描是诊断肾结石的有效方法,同时,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缓解疼痛。若病情严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此外,左下腹疼痛在移动时加重,这可能提示肠道憩室炎的存在。对于这一病症,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使用抗生素和大便软化剂,以降低脓肿形成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