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恐怖铁线虫 [复制链接]

1#

(图片高能预警!)

性感螳螂为何排队赴死?隔壁二狗子为何冲着蕨根粉尖叫?怕水蚂蚱无脑冲向池塘疯狂喝水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日渐燥热的初夏午后,正是人心思动,想去玩水的时节。如此良辰,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铁线虫背后的故事。说也奇怪,铁线虫让人类和节肢动物同仇敌忾。在此之前,没人会相信人类会同情一只螳螂。在螳螂的眼中,被铁线虫寄生的螳螂同类,估计就像人类恐怖片中的*。螳螂是一类擅长隐蔽的昆虫,白天会很好地将自己藏在杂草与枯枝败叶之中。而有一些螳螂,却在大白天极其反常地缓缓爬行于马路上,马路被正午的阳光直射,反光得厉害。这些反常的螳螂,据研究被铁线虫寄生的比例高得吓人。它们正在为身体里的铁线虫找水源。它们的意识已经被铁线虫操控。铁线虫是线形动物门里面铁线虫纲所有“虫子”的统称,线虫非常多,有一半线虫都是靠寄生生存的,比如我们熟悉的蛔虫、钩虫等(人体寄生虫的故事也很精彩呢)。铁线虫不是昆虫,昆虫恨不得世界上没有铁线虫乃至所有线虫的心情,绝对不亚于一些人类质疑为什么不灭绝蚊子。不过,铁线虫在体积上还是挺大的,向大型昆虫靠拢。它们能长到30厘米到1米,样子是深棕色的细绳,前端钝圆,雌雄的尾巴会有点不一样,不过人类不仔细看看不出来。其实一句话,就跟蕨根粉模样一样。我第一次见到蕨根粉简直惊了,没想到世间还有如此像铁线虫的食物,今晚就吃酸辣蕨根粉吧,爽口解暑,学以致用。铁线虫的成虫一般生活于河流、池塘及水沟里,雌虫在水中产卵,含有卵的水被昆虫喝了后,幼虫就在昆虫体内成长。幼虫会逐渐控制昆虫的行为,直到长大成人的那一天,它会控制宿主寻找水源淹死自己,然后从宿主的体内钻出来。一般是破腹而出。如果宿主未能成功找到水源,而是在干燥的大马路上游荡到死,铁线虫最后也会钻出宿主腹部,但它出来后就会和宿主一起死亡。所以为了繁衍,铁线虫必须牢牢控制宿主昆虫的行为,它不仅要比平常更渴,更卖力气寻找水源,也要更活跃,不顾昼夜节律与生活习惯。如果在淡水尤其是不流动的水附近,发现节肢动物的几个尸体,就要尽量离水远点,不要下水,也不要喝水。不过一旦渴的不行了,比如正在荒野求生,那么把水拿来煮沸了喝也不是不可以,虫卵里面还有丰富的蛋白。其实单论寄生虫的话,不论它是喜欢寄生在昆虫体内,还是鱼类体内,彻底煮熟了当个蕨根粉汉堡一起夹着吃了,都不会对人体有太大危害。相比而言,缺水对人体的危害更大。不过这也不用我提醒你,一旦严重缺水,管他池塘水里是有铁线虫还是啥,你肯定都冲过去照喝不误。这不是因为有寄生虫控制你的思维。好消息,铁线虫不会控制人类的思维,所以像电影《铁线虫入侵》里面的情节,人类拿着水桶咣咣咣灌水的行为,是不会出现的。不过这个电影的设定就是铁线虫变异了,把寄生的宿主从昆虫转移到人类,我觉得还挺惊艳的,虽然是恐怖片,但拥有科幻片的脑洞。虽说铁线虫不会控制人类的思维,但是,人类还是会感染铁线虫,这就是铁线虫病。如果铁线虫寄生在人体消化道,人会腹部疼痛(甚至被误以为是阑尾炎过),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如果铁线虫寄生在人体膀胱,人会尿频尿急。铁线虫也会从眼部感染人体,emmm……刚才那水咱还是不喝了吧,万一水沸了没煮死咋办。除了喝水,洗澡也不行,铁线虫会从人类的下体进入。故而铁线虫病多发于女性,因为女性生理构造的原因,铁线虫容易在游泳或野浴时入侵。那么铁线虫为什么能够控制昆虫的行为,却没法控制人类的呢?目前我们看得比较多的解释,还是年法国科学家的研究。他们认为,铁线虫利用一种蛋白控制了昆虫的思维。科学家花了3年时间,蛋疼地研究蟋蟀投河,包括起跳前、投河瞬间,以及投河后不久。在牺牲了无数自杀蟋蟀后,他们发现了Wnt分子,这种分子蟋蟀原来没有,是感染了铁线虫后,铁线虫埋伏到蟋蟀的神经系统里面的。Wnt分子能够埋伏到体内的原因,就是和蟋蟀身体里原有的一些分子比较像,所以蒙混过关。铁线虫控制昆虫的方法,和病*感染人体,甚至电脑病*感染电脑系统都差不多,电脑病*可能就是来源于病*的灵感,而铁线虫呢?趋同进化?混入蟋蟀的神经系统后,等到铁线虫快要发育成熟的时候,分子就会促使蟋蟀向地势较低的地方移动,或者是促使蟋蟀感到干燥口渴。这样它就会来到水源淹死自己。按照这套理论,铁线虫之所以无法控制人类,就是因为Wnt分子没法蒙混过关,骗不了人类的免疫系统。有时候我会想,线虫的一生有什么意义呢?看看下面这张图,除了吃饭就是繁衍。连蚂蚁都有鼻子有眼的,会和小伙伴交流觅食路上的风景呢。

虽然铁线虫没有思维,但人类有。

人类会移情,因而会同情起最憎恶的昆虫,人类会联想,因而会拍电影让铁线虫当主演,人类的联想有时候莫名其妙,甚至会因为长得像,就从此厌恶蕨根粉。

资料参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