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药股将集体遭受重创,比47集采威 [复制链接]

1#

昨日,国家医保局、财*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发布《关于印发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确定北京、天津、上海等30个城市作为DRG付费国家试点城市。

医保局通知一出,药圈内立刻沸腾,那么DRG对整个医药行业影响到底有多大?

DRG的发展历时

实际上,*策对DRGs的推广由来已久。早在十年前,Dr.2医院就是国家临医院,而在年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文件就已经明确提出推进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

年6月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要实现以病种付费为主的复合式付费方式,到年按项目付费明显减少。

同月,国家卫计委将深圳和新疆的克拉玛依、福建的三明列为3个试点城市,尝试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收付费改革。这是国务院钦点的年70项医改重点工作之一!

年12月20日

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申报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的通知》,各省级医保部门应提交书面申请,该局综合评估后确定国家按DRGs付费试点城市,至上周确定30个城市后,在全国大规模推广!

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是什么?

DRG(DiagnosisRelatedGroups)本质上是一种按病组打包的定额付费支付方式,全称是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根据住院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的复杂程度、诊疗的资源消耗(成本)程度以及合并症、并发症、年龄、住院转归等因素,将患者分为若干的「疾病诊断相关组」,继而以组为单位打包确定价格、收费、医保支付标准。

也就是,将同质的疾病、治疗方法和资源消耗(成本)相近的住院病例分在同一组,确定好每一个组的打包价格。病人得了同样的疾病,遇到同样的并发症等情况,按照同样的方式处理,实行「一口价」的打包收费。

病人治疗的费用「一口价」打包收费后,大处方、大检查、滥用耗材等行为,医院的成本,而不是提高利润。

在DRG付费下,医院的医疗行为就会回归治疗本身,病人不该吃的药、不必要的检查,医生即使为了利益驱动希望多开药多拿回扣,医院的约束和同科室其他医护的绩效压力下都要被迫放弃!

在收费已定的情况下,医院需要做的是,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去减少支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且,对于医生而言,只能通过提升技术来获取更多的报酬,而不是其他歪门邪道!这样也有利于建立更好的医患信任关系!

DRG付费的分组逻辑

DRG将住院病人分组,有4个相似性的核心原则:

疾病的临床过程相似,这类变量有诊断、操作、肿瘤与恶性肿瘤、服务类型、并发症等;

治疗的复杂程度相似,例如合并症、并发症、严重合并症;

资源消耗相似,床日数、日间手术状态、机械通气、环境设备、特殊病区、专业治疗、服务需求等。

人口统计学相似:入院类型、年龄、性别、诊疗类型、是否新生儿、出院类型、精神健康等级的。

以一个60岁患者得了阑尾炎为例

医院,医生会这样给他分组:

首先,按照诊断疾病分类,分到消化系统疾病类。

再按照治疗方式区分,如果是手术治疗,就按照阑尾炎的轻重情况,分到阑尾疾病组的相关基本组里。

最后,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按照合并症、并发症、年龄、性别等对资源消耗影响的因素评估再分到相关细分组。

借助DRG分组和指标评价分析,通过MDC科系之间比较,医院各大类学科和子学科的服务范围、技术难度、服务效率和医疗质量。对费用、时间消耗指数过高的病例组,重点检查过度医疗的问题。对时间消耗指数过低的病例组,结合两周再住院率,重点检查分解住院的问题。

为什么要改变医保支付方式?

过去,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增长率长期超过收入增长率,医院提医院报销,意味着付费风险全部由医保承担。患者就诊所涉及的服务项目少则十几项,多则上百项。这样不利于有效管理医保基金:

医院行为缺乏有效监管。

也使“重复检查”“过度医疗”和“乱收费”的监管难度与成本非常高。

医院垄断和利益驱动,从整体上浪费了大量的医保资金。

而DRGs就是医疗保险机构医院达成协议,医院在收治参加医疗保险的病人时,医疗保险机构就该病医院支付费用,医院承担的一种付费制度。

这种付费方式兼顾了病人、医院、医保等各方面的利益。它的效果是:控制费用、保证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医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医院为获得利润主动降低成本,缩短住院天数,减少诱导性医疗费用支付,有利于费用控制。医院管理带来一场变革,医院质量管理、经济管理、信息管理等。

DRG对医药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对医院

按疾病分组来付费表明我国的医保支付方式从原来的数量付费法走向了质量付费法,医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医院为获得利润主动降低成本。改革激发医疗机构“控成本、提质量”的内生动力。一方面,医院相互监督、遏制浪费,实现医疗机构良性竞争和制约机制;医院合理增长的控费压力。

对医生和医务工作者

激励付费机制医院管理进入新时代,让医院围绕质优价廉自主经营。医院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为了降低成本,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将主动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部绩效考核、内部分配制度等,医院内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弱化医保目录

在DRG付费的情况下,对于住院治疗的,无论目录内药物还是目录外药物,医院来说,都是成本。医生可以用目录外药物,只要成本效益好就行。

重创药企

综上所述,大家应该能明白,这一系列*策为什么会釜底抽薪,重创大多数药企,还有器械和IVD(体外诊断)企业!因为之前按项目收费,某个病人多使用了一个耗材、多服用了一颗药,收费就会不一样。而一直以来,药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