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话医疗统计指标这些ldquo手 [复制链接]

1#

来源:医院病案统计科

作者:李迪孙扬徐守荣

大数据时代,高质量的数据是数据融合共享的基础,是数据分析利用的关键。医疗统计数据质量一般从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4个方面进行评价。手术医院手术诊疗的工作量,手术的种医院的规模与诊疗水平,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些“手术”相关的指标吧。

做手术统计的时候,我们可能都在某个时刻忍不住问过:到底什么是手术啊?传统的手术统计以有无体表切口作为统计标志,卫生部规定的住院病人手术统计口径为:有正规手术单和麻醉单施行的手术。“有正规手术单和麻醉单、有无体表切口作为手术统计的标志”,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手术统计需求,比如:眼科的许多手术只需要局麻,还有的手术不需要麻醉,因此无需麻醉单。此外,随诊医疗行业的飞速发展,介入内镜等微创技术的创新,有的手术可无体表切口,手术的外延已经不断扩大。而随着手术操作分类编码在我国的推广普及,医院手术统计的范围甚至延伸到了所有ICD-9-CM-3编码,手术量到底如何界定才能实现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比较成为了一个普遍问题。《医院绩效考核办法》中规定:出院患者手术人数为手术*和介入治疗*人数累加求和,为我们确立了基本规则。在本篇中,手术的概念与国考保持一致。*手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使用手术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操作,以去除病变组织、修复损伤、移植组织或器官、植入医疗器械、缓解病痛、改善机体功能或形态等为目的的诊断或者治疗措施。

*介入治疗:指不切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MR、B超等)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包括:心血管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神经血管介入、综合介入。

PART01手术分类

1.按风险性和难易程度

可分为四个等级

①一级手术:指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手术。②二级手术:指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③三级手术: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技术难度较大的手术。④四级手术:指风险高、过程复杂、技术难度大的手术。

2.按病情的危急程度

可分为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

①急诊手术:指病情危急,需要紧急施行的手术,如: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

②择期手术:指病情稳定,可以作充分准备后进行的手术,包括:日间手术和非日间手术。

3.按手术地点

可分为中心手术室手术、科室内手术、介入手术

①中心手术室手术:指报告期内住院患者在中心手术室施行的手术,不含各科室内设手术室的手术操作、介入手术室手术。须有手术申请单。*中心手术室:指为全院各科患者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医院内安静、清洁的区域。对布局、设备、人员等要求很高,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无菌操作规范,与医院的麻醉科紧密配合,甚至共同管理。②科室内手术:指报告期内住院患者在非中心手术室施行的手术,包括有创诊疗操作,不包括介入手术。可没有手术申请单。*科内手术室:指设置在科室内部的手术室,主要为设置科室的患者提供手术操作,其难度相对较低,对无菌及麻醉的要求也相对较低,科内手术室相应的布局设备等也相对较简单。③介入手术:指报告期内住院患者在介入手术室施行的手术,包括不同科室的介入手术室、DSA室。须有手术申请单。*介入手术室:指专门用于介入手术的手术室。因为介入手术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的引导下进行,因此介入手术室除了要符合手术室的无菌要求外,还要有适合X线机工作的环境。

PART02手术数量

1.手术人数

指报告期内接受手术诊疗的病人数,住院手术人数是指住院期间施行了手术的病人数,包括产科手术病人数。

2.手术人次数

指报告期内接受手术诊疗的人次数,住院手术人次数是指住院病人中施行手术的人次数。同一病人1次住院期间施行多次手术的,按实际施行的手术次数统计。1次实施多个部位手术的按1次统计;需要注意的是:在1次手术中同时实施多种手术的,只计算其中主要一种手术(一般按最高级别的手术统计),例如:在进行胃肠吻合术的同时又做了阑尾切除术,手术人次只计1。

3.术种人数

指报告期内开展某类手术的病人数,当按主要手术进行统计时,统计周期内各术种人数之和等于手术人数,当按所有手术进行统计时,若存在1次手术中同时实施多种手术的情况,统计周期内各术种人数之和将大于手术人次数。

4.日间手术人次数

指报告期内患者按照诊疗计划在1日(24小时)内入出院完成的手术人次数(不包括门诊手术),因病情需要延期住院的时间不超过48小时。日间手术患者包括收治于独立设置日间手术中心的患者,也包括收治于非独立设置日间手术中心的患者。

PART03手术安全

1.手术切口愈合手术切口愈合统计是根据手术可能污染的程度,对所施行手术的切口愈合情况进行数量和质量方面的统计,用以计算无菌切口感染率等重要的医疗质量指标,医院无菌手术操作的严密程度和手术管理水平。医院绩效考核病案首页切口/愈合等级标准如下表所示。切口/愈合等级一览表

①Ⅰ类切口甲级愈合率(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

指报告期内Ⅰ类手术切口病例中甲级愈合例数的比重,该指标用于反映Ⅰ类手术的效果。②Ⅰ类切口感染率(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指报告期内Ⅰ类手术切口病例中丙级愈合例数的比重,该指标用于反映Ⅰ类手术的质量。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占比Ⅰ类切口手术为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仅在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或人工植入以及高龄、免疫缺陷等高危因素存在的情况下,方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中规定: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原则上不联合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其中,明确指出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该指标医院抗生素使用是否合理。

2.非预期二次手术发生率

非预期二次手术人次:指报告期内,在一次住院期间因第一次手术原因造成事前无预计的二次手术,以及在非预期内因手术引起的出院后再次入院手术的人次。非预期二次手术发生率:指报告期内非预期二次手术人次占同期手术总人次的比重。这个指标用于反映手术管理质量非常直观,但很难统计,医院应在信息系统中对提请手术申请进行质控,在这个环节记录非预期二次手术的原因。

3.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手术并发症:指因进行手术而给病人带来的并发症,包括术中和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如切口感染、出血、穿孔、坏死、水肿、血肿、吻合口瘘、神经麻痹、病变扩散,甚至组织器官的损伤等。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指报告期内发生手术并发症例数占同期手术总例数的比重

PART04手术效能

1.住院手术率指报告期内住院手术人数占同期住院手术科室出院人数的比重。医院在计算手术率时在分子中使用手术人次数,这是非常不合适的。2.三、四级手术占比三、四级手术占比反映医疗技术水平及解决疑难复杂疾病能力。国考近期出台了最新版的三四级手术目录,医院也有自己的三四级手术目录,各医院可根据自身需求,灵活使用三四级手术目录来计算三四级手术人次数。3.术前平均住院日指报告期内择期手术患者术前住院天数的算术平均数,医院工作效率、效益以及医疗质量。医院在计算该指标时没有对手术患者的类型进行筛选,这是应予以改正的。如果手术患者类型的信息易于获取,在计算该指标时用手术患者类型进行筛选,如果不易获取,也可以使用入院途径不为急诊的条件进行筛选。

结束语

手术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体现,加强手术质量监管,提高手术成功率,是保障医疗质量、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重要举措。医院来说,需要加强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控制医疗费用,规范数据统计口径,切实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和可及性,另外还需借助信息化专项管理手段,进行医疗质量过程管理,促使手术质量不断改进,保障手术安全。

——参考资料

刘爱民.病案信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林德南,汤学民等.住院重点统计指标数据规范化研究与实现[J].医院统计,,27(01):15-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解读[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2():1-2.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卫生健康标准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卫法规发〔〕44号[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年26卷04期,,26(4):-.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医信邦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