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疫情防控比医院就是主战场就是前线如何科学有效防控如何保护院内所有人员是一个大考题……
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我院第一时间成立防控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各级防控工作责任制,通过全院上下联防联控、密切协作,严防院内交叉感染,杜绝疫情扩散蔓延,筑牢生命健康守护墙。
入口检查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我院取消部分医疗服务,开通网上门诊服务,医院,降低交叉感染几率。同时,针对来院就诊患者及其家属,合理设置两个院区出入口,出台就诊、探视及陪护人员管理制度,对入院所有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从源头上进行管控。
医院的“守门人”,安保科建立相应管控措施,明确各个岗位安保人员的管控职责,加强就诊患者在接诊、分诊、检查和医学观察各个阶段的管控力度,加强探视人员的管理,切实做好两个院区内人员流动管控和治安巡查工作;对进入院区的车辆,安保人员逐一登记并及时对车内人员检测体温,把好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
同时,对疫情防控期间部分患者对分诊流程不理解、不配合检查等情况及时进行教育疏导,确保来院患者平稳有序就诊。此外,与两个院区所在公安部门建立疫情防控工作的联勤联动机制,确保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在医院及各个大楼的出入口,还能看到一群“红背心”在检测体温,引导患者就诊。他们是我院的防控志愿者队伍,由志愿者办公室统一组织,分为体温测量志愿小分队、预检分诊护士志愿小分队、预检医生志愿小分队、新冠病*防控宣讲小分队。
体温测量志愿小分队是防控第一道墙。他们在唯一的入口处,医院的患者、家属及员工进行体温测量,初步筛选出发热人员;预检分诊护士志愿小分队是防控第二道墙。他们对进入门诊大厅的人员进行体温测量,认真仔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及症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分诊并要求每个预检分诊的患者填写《医院来院人员法律责任告知书》。
预检医生志愿小分队是防控第三道墙。对于一些预检护士比较难以判断的患者,预检医生再次预检,确保不漏掉一个患者、不漏掉一个可疑病例、不漏掉一条有价值的信息;新冠病*防控宣讲小分队是一道移动防护墙,他们自制宣教视频、发放宣教资料、宣传防控知识,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防控意识。
科室自查
对于住院(入院)患者,各临床科室也是一丝不苟,每天监测其体温及身体状况,向院部上报发热患者情况,同时邀请专家对发热患者进行线上会诊。
1月27日医院下发防控相关文件后,风湿免疫科立即成立科内督查小组,当晚就加班制定了各小组成员分工与职责、督查标准,将防控任务迅速分解、落实到人。在随后的工作中,一旦发现问题就对督查表进行改进,目前已先后修订2次。
血液科专门建立新冠肺炎防控台账,设置疑似病例问诊清单、住院(入院)患者发热排查记录、患者及陪护流行病学史排查表等15项资料目录,完善防控方案,强化防控措施,力争将防控工作做到无死角、全覆盖。
确保医护人员“零感染”,也是科室
2月8日晚,一位从广陵来院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需要立即手术。经询问,患者曾开车经过武汉,且正发低热,为这样的患者手术必须做好防护工作。在感染管理科主任姚国平的现场指导下,综合外科主任蒋志龙团队及手术室人员都穿好防护装备,顺利为患者实施了手术。
通过开展自查工作,各科室及时发现和排除了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增强了医务人员做好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守住质量安全底线、规范诊疗行为、提升服务水平,为患者打造了安全就医的环境。
院级督查
为进一步提升新冠肺炎的防控水平,我院严格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负责、各部门分工负责的防控工作责任制,并成立防控工作督查组,对全院各科室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每天督查,对发现问题的科室和个人进行严格考核。
防控工作督查组成员由全院护士长以上管理干部组成,经院部统一培训并考核合格后上岗。各成员根据院部分工,每天分组对全院各科室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督查,做好督查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正、指导整改。
督查的范围包含科内督查工作、sari知识培训、防护用品、手卫生等等。每次督查的内容成为下一次督查中跟踪督查的内容之一,督促科室对发现的问题务必整改落实到位。
通过种种防范措施,我院不仅形成了统一高效、科学有序的应对体系,也为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全方位构筑了安全屏障,有效阻止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作者:* 办 张 伦
编辑:张 伦 刘 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