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http://m.39.net/pf/a_4633637.html(老四油画:无名的屋版权所有)
三.近朱者赤
周五傍晚,跟年长我两轮多的琳达喝茶。琳达是高管教练(executivecoach),专门给工作生活卡壳的企业高管和*府高官支招。她今年sabbaticalleave,暂离职场,想走西班牙朝圣之路,向我讨教一路吃喝住行。她说现在每天2万步,睡8小时,疫情影响,一直无法成行,准备77岁从法国之路起点出发。我建议她从试装备,背两公斤行山开始练起。如果没有时间压力,目标不要一下子定为公里,先走-公里,一步一步来。她点头赞同,感叹,你是怎么16天跑完公里的?我笑,我年轻,体力好,有队友,有后勤,不用重装。(跑公里去朝圣3|缘起)
前一段时间写专业书动力不足,尝试了她的20分钟法则,效果不错,就是烦得不行的时候,下决心只写20分钟再说,而20分钟往往会神奇地延长到60分钟,行动的力量。告诉她已经交稿,感谢给予的精神鼓励。两个人聊着聊着,都拿出小本子,她在本子上写要介绍给我的人名书名,我在本子上写要发给她的地名书名和网站名。相视一笑,都有写清单的习惯。
我说这两天在写一篇拖延症的文章,拖了好几天没写完。琳达思维活跃,头脑清晰,笑称,说起拖延症,我连睡觉都拖,晚上不睡的一个理由居然是,我得放被子,还得穿睡衣,其实铺床也就1分钟,换睡衣20秒。我笑,我不睡,是因为看电脑,玩儿手机。琳达说:“我治睡前拖延症,就是一大早铺好床,换好睡衣,到点儿关灯没借口!”我为了治此症,定了条规矩,卧室里不许有电子设备,结果经常在沙发上睡过去。
虽然心理学家主张拖延症是情绪管理问题,但是行动改变情绪。20分钟法则很典型,一旦投入进去,情绪会从烦躁厌倦中走出来变好,好情绪让你继续。跑步最为典型,一大早各种犯懒的想法,万念俱灰,可一旦出门跑几公里,人又精神抖擞,生机勃勃了。所以才有出发就是英雄,行动改写底层程序的说法。
健忘症是拖延最常见借口,对不起,忘了——对同事,对家人,对朋友,造成言而无信,不靠谱的印象。所以,每天写下要做的事ToDoList,做一件清一件,直到清单清空,肯定不会遗忘。琳达快80岁的人,从来不会忘记答应我的事,因为她全部记下来,临走还照着清单跟我确认一二三。周六上午9点多,收到她三封电邮,分别回答昨天的一二三,第三封还总结一下前三,承诺加行动,治疗拖延症教科书式口诀,服了。
拖延的另一个convenientexcuse最方便借口就是客观条件,为了拖,大脑会找出各种理由,琳达治到点儿不睡的毛病,是让按时睡觉这个行动变得更容易,提前铺好床,换好睡衣。对比我的做法,反而让上床睡觉变得更难。
如何让行动变得更容易?消除借口。不想去健身房?远,要换衣服换鞋,没动力?换个近的,衣服鞋存在那里,花钱请个教练。没时间跑步?一大早爬起来就跑,还有什么可以阻挡你的脚步呢?可我要是早晨爬不起来呢?那就需要好好睡觉,这个另行开讲。
四.动态公式
拖延的轻重,跟自制力和动力,与阻力加动力丧失的博弈有关。前者大了,事儿就做了;相反,后者占了上风,事儿就拖下了。直到有一天,公式反转,事儿又接着往下做。是个动态平衡。我的第一本专业书中途搁置很久,就是自制力和动力不够了,后来老板加入,给我打气儿,动力大增,得以继续。阻力可以是疲倦,回报太遥远,或者看不到回报,疾病等。动力丧失可能因为焦虑,害怕失败等负面情绪。简单公式如下:
自制力+动力阻力+动力丧失=不拖
自制力+动力阻力+动力丧失=拖延
自制力是技术活,不是与生俱来,需要后天的不断磨练。纸上谈兵没用,必须实践!琴棋书画,跑步练拳,凡是需要流泪流汗十年磨一剑的活动,都可以培养自制力。跑步最容易开展,也见效最快,不用十年,是自制力速成法。能够完成10公里,20公里,全马,50公里,公里,自制的力量不可小觑。
动力是大脑需要的回报,没有动力,拖延症仍是跳不出的轮回,没有更大更好的回报(BiggerBetterOffer,BBO),拖延只会周而复始。那么什么可以是BBO呢?明天会更好的梦想,激励人心的故事,感人的话语等精神鼓励,一杯酒,一壶茶,一块巧克力,一顿美食,加薪奖金等物质刺激,都可以成为BBO。
最近写一本专业书敢于把负面情绪展示给家人,承认软弱,接受监督和帮助,说明成长了,对提升自制力和动力,减弱阻力和非动力,有了更多掌控。(秀出你的软弱|写书育人篇)
交稿前最后冲刺倒计时,每天20小时连轴转,疲劳到极点,为了让公式逆转,提高动力,给自己的BBO五花八门:每写两个小时出门跑5公里;每写两个小时可以做个菜;下午可以睡20分钟,听Podcast,附加眼部按摩,醒来之后精神焕发;傍晚可以去酒吧写两小时,要杯小酒,吃个Tapa;晚上写两个小时可以上会儿网,诸如此类。
写书的负面情绪很多,疲劳,挫败,江郎才尽,孤独,无助。每一次不想开始,是不愿把自己又陷于这些不堪之中。可能够吃二遍苦,受二茬罪的原因?是因为写书如同生孩子,十月怀胎,生出来的Baby是亲的,基本类似跑马拉松,35公里咬牙切齿,而完赛的喜悦无与伦比。
正因为战胜拖延,做成一件事,大脑得到的BBO大大的,才可以好了伤疤忘了疼,重新面对挑战。
以上公式忽视了人的习惯,行动所带来的巨大能量。好习惯产生自制力,行动带来动力。这是2.0进阶版,另行开讲。
五.有所取舍
生命中最有限的资源是时间,以有限的时间实现无限的梦想,必定要有取舍。而取舍之间,总是忘了时间的有限性,各种不到最后一刻不出发,不到最后一刻不咬牙,时间就这样在拖延中消耗掉了。如果能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最重要,最有趣,最开心的人和事上,拖延自然就少了。
然而很多人往往一直主动被动在做最不重要,最无聊,最痛苦的事,是选择性障碍,还是一念之差?读书是无聊,痛苦,还是有趣,开心?因人而异,不可一刀切。跑步是重要还是不重要?对谁都重要,可是有人开心,有人痛苦,思想观念不转,必定拖延。与家人花时间重要还是不重要?当然非常重要,可很多人觉得有的是时间,先忙事业,可等事业有成,孩子大了,父母离去,不需要,错过了。
因此拖延之前,先做人生计划LifePlan,是出发点,这是纲领性文件,不能拖。怎么做?一言难尽,关系到三个根本问题,需另行开讲。
就事论事,事情基本分四种:
A.重要且着急的:医院,法院限期答辩,这个一刻也不能拖。
B.不重要但着急的:水电费到期,碗堆满要洗了,这种事可以请人帮忙,找个钟点工打扫洗碗,或者依靠技术手段,自动转账。
C.重要但不着急的:如何提升自己,活到老学到老?如何引导孩子跑步,学会吃苦?如何健康饮食,改变生活习惯?如何完成一年以后才交的手稿?这些需要一步一步,一点一滴的累积,有计划,有行动,以小博大,最考验人的自制力和行动力。
D.不重要也不着急的:上个网,打个怪,追个剧,这些事可以暂时不做,拖着就是了。
慢性拖延症正好相反,D型人,经常陷于不重要不着急的事务当中,例如网上漫无目的浏览,玩儿游戏上瘾,追剧毫无节制。忽视C,不去管理B,无法应对A。生活混乱。
我属于“不愿开始型”,可一旦开始就无法收拾的那种。有些事不能轻易开始,比如武侠小说,我会三天三夜只吃不睡看完金庸全集;我可以一集一集昏天黑地把上百集韩剧全部追完才消停;我也有把一大袋瓜子儿全部嗑完才肯住手的瘾头。所以知道自己的软肋,会三思,而后还是拒绝开启任何D事项,尤其AC缠身的时候,B基本找人,找比我能干的人搞定。
你是ABCD哪种类型呢?
(未完待续)
拖延症与跑步系列:
拖延症管理秘籍(上)|寻根溯源
既健康,又公益!作者关于跑步的两本新书《跑向世界的尽头》和《为何跑步》正在上海联劝慈善基金会网上义卖,所有收益捐出,用于推动跑步。存量有限,以下扫码捐赠购书:跑步,公益,读书,一举三得。
嘉鸿Cat
跑步是为了更好地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