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别急着为上海公务员降薪风暴喝彩errohon0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别急着为上海公务员“降薪风暴”喝彩


上海十余万公务员正经历着一场力度空前的收入调整“风暴”。风暴肇始于上海市纪委、组织部、监察局、财*局、人事局、审计局六部门联合颁布的《上海市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的实施方案》,规范方案的矛头直指公务员津贴补贴名目繁多、发放秩序混乱的现状。上海市人事局一官员对称,规范方案隶属公务员内部事务,不属于*府信息公开披露的范畴。1 看点何在呀?——王石川2008年第四期《炎*春秋》杂志一篇文章指出,我国财*支出的前三项中,比重最大的是行*管理费,其次是经济建设费,而直接民生领域的文教、科学、卫生、社会保障支出所占比重最小。从1982年到2005年,文教、科学、卫生、社会保障支出只增长36倍,行*管理费则大幅攀升了76倍。该文章提供的数据绝非虚妄之谈。 其实,我国的行*管理费(或曰公务支出)比重之大、增幅之高,已不是新闻,在前年的两会上,全国*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任玉岭表示:我国行*管理经费增长之快,行*成本之高,已经达到世界少有的地步。有不少地方财*收入几千万元时是“吃饭财*”(够发工资和吃饭),当财*收入达几亿元时仍然是 “吃饭财*”,许多百姓期待的事还是做不成。 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公务支出?原因再简单不过,一方面当然是公务员的工资支出,另一方面则是巨大的职务消费,比如三公消费(公款接待、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等等),仅这几项每年开销就高达9000多亿元。显然,在财*收入大盘子固定的情况下,一旦公务员人浮于事,不仅占用大量公帑,还挤压民生财*,这样一来,必然损害公共利益。 回过头来审视上海调整公务员薪酬之举,应该说,果断遏制津贴补贴发放混乱的现象,大有必要。但是,在当前行*管理费居高不下的现实语境下,裁汰冗员,提高效率,遏止不合理的三公消费等等,亦是当务之急。惟有如此,公众才会对调整公务员薪酬的良苦用心。表示理解,保持心平气和,甚至报以掌声。 2 公众有权知道吗?——殷国安根据方案,此次规范旨在有效遏制津贴补贴发放混乱的现象,实行统一的补贴项目,将公务员津贴补贴统一归并为工作津贴和生活补贴两大类。一律取消各部门自身设立的其他名目的津贴补贴。那么,公众有权知道公务员工资改革的具体情况吗?上海市人事局一官员称,规范方案隶属公务员内部事务,不属于*府信息公开披露的范畴。 我试图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寻找答案。很遗憾,上海市人事局官员说的没错,《条例》找不到公开公务员工资的具体要求。只在第三十三条里有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机关不依法履行*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行*机关、监察机关或者*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机关应当予以调查处理。”就是说,当上海市*府不公开公务员工资的信息,如果公民觉得属于行*机关未履行义务,就要向国务院或中央监察部举报,这样的救济可行性显然很差。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财*预算监督的角度提出问题?从理论上讲是正确的。公务员拿的是纳税人的钱,主人有权知道公务员按照什么标准拿了多少钱,这应该纳入财*预算,经过人大审议批准。人大也有责任向广大公民公布整个财*预算的大账,其中当然应该包括公务员的工资数及其计算依据。但是,这在实践上还不可行,因为我国财*预算监督是比较空泛的,根本不可能知道公务员工资的细账。 我想请教一个法律问题:公众有权知道公务员的工资吗?连知情权都没有,还怎么去当主人? 3 能都这样“零容忍”乎?——唐光诚引人关注的是,这次上海的规范方案对违规者的重罚举措,规定在规范期间,以任何借口、任何名义、任何方式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的,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一律先行免职,再按照*纪法规追究责任。上海没商量的“零容忍度”处罚措施可谓击中了要害,具有了“对症下药”的法治震慑力。 公务员乱发津贴补贴不仅仅是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公务员之间的收入不公平的问题,其危害性在于乱发津贴补贴的行为往往是对国家利益和公民利益的严重损害。公务员乱发的津贴补贴的来源大部分是行*收费和本单位国有资产的增值,这些都属于国家财产,公务员在依法得到工薪报酬之后,依然采取名目繁多的方式获取其他津贴补贴,其实质就是对国家财产的侵占。 我国刑法对公务员侵占国家财产的行为设有贪污罪、私分国有资产罪和私分罚没款罪进行处罚,上海的处罚措施从*纪*纪方面严密了法律处罚的 “零容忍度”,让所有侵占国家财产的行为都受到法律处罚。 有点遗憾的是,上海的“零容忍度”处罚措施仅仅限于在规范期间,这就难保“规范”过后又不规范。所以,我们期待上海的 “零容忍度”处罚措施 “长久不衰”,并推广于反腐败举措之中,发挥*纪*纪对小腐败的威慑力。 4 哪是“降薪”嘛 ——魏俊兴作为普通老百姓,我的理解是,这不是什么降薪,只是那些有权部门从此不再多拿那些数额不菲的额外收入,仅此而已。试想,面对各部门自行设立的津贴补贴,以至于各地擅自发放的津贴补贴名目多达三百多项(曾专门研究过中国公务员薪酬问题的复旦大学博士孙琳如是说),如果不规范不取缔那些不合理的收入,不但地区和部门之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会愈来愈大,而且也会使部门利益膨胀以至失控,其负面影响和后患可谓大矣。 自行设立擅自发放津贴补贴,实质上就是行*权力这只无形的手操控的结果。国家要求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就是为了逐步消除地区和部门之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最终促成公务员津贴补贴发放与单位占有的国有资产和行*权力彻底脱钩。况且,这次上海市调整公务员薪酬,有升有降,属于正常的规范范围。 就像不能把公款吃喝费用下降说成“节约”一样,规范公务员的薪酬,不迁就并取缔那些本不该享受的不合理收入,诚如有专家所说:“在改革中,能够拿出来阳光化的收入不会因为改革而减少,而那些灰色和非法收入本来就是要取缔”,而不是“降薪”。 5 不了了之耶?——杨鹏近年来推行的公务员工资改革 总是有始无终,比如,去年,北京、江 苏就曾启动公务员 “阳光工资”改革,结果却无下文。 我们知道,公务员工资除了基本工资外,还有名目繁多的津贴、补贴、奖金等“隐性收入”,这也是屡次公务员工资改革最关键和最敏感的地带,应该说,规范隐性收入,撼动了公务员长期以来形成的既得利益,这也是公务员工资改革的核心。 近些年,关于各地公务员的减薪的消息,我们掰手指头脚丫子一起数都不够,但遗憾的是,在对公务员津贴补贴的乱象整治之后,效果并不明显,往往还会死灰复燃。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公务员工资改革的结果决定着公众对这一改革的评价。而常识告诉我们,一直以来坚决地推行公务员工资改革,结果总是难逃雷声大雨点小的命运,于是,多年来的改革无果,之后的改革就似乎成了“逗你玩”,带来的副产品之一就是信任危机,老百姓对于公务员工资改革已难有高期待。上海此时的降薪被人称为降薪风暴,可我真担心,这股风纵然有十二级,也难逃一股风的命运,岂不是又被“玩”一回? 其实,降薪不是目的,把公务员工资收入透明化、减少其灰色收入的空间,才是老百姓真正期望的。上海此次公务员降薪,到底效果如何,赞歌倒不急着唱,且看看再说。 6 跟帖 民: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排队要考公务员了吧? 民:希望公务员降薪,哪怕每月降10块。 民:不会是看起来漂亮,其实啥事也不顶吧? 民:最让人看不懂的,就是一些官员的收入结构图了,堪比地图。 民:一“规范”就“降薪”,俺们要是规范了,可能会“加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