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950年,毛岸英牺牲的真实情景敌机空袭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复色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23/6185457.html
毛岸英与毛泽东

年10月24日,毛岸英出生在湖南长沙的清水塘。8岁时,母亲杨开慧被逮捕入狱,他也被敌人关了进去。杨开慧牺牲后,毛岸英被营救出狱。

第二年,他和两个弟弟被送到上海大同幼稚园。在此期间小弟岸龙不幸病死,他和二弟岸青相依为命。因为地下*组织屡次遭受破坏,幼稚园的孩子们被迫疏散。毛岸英兄弟流落街头,他当过学徒,捡过破烂,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

年,东北*将领李杜将两兄弟送往欧洲,随后到莫斯科入国际儿童院学习。在苏期间,毛岸英学习认真,刻苦努力,通晓俄、法、英、德四种语言。

年1月,毛岸英乘飞机回国。回到延安后在中央宣传部从事翻译工作,在父亲的要求下“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到农村劳动锻炼。他从不以领袖的儿子自居,处处和劳动群众打成一片。

年10月15日,毛岸英与刘思齐结婚。毛泽东只送一件大衣给毛岸英,并说:“日间岸英穿着御寒,晚上盖在身上,两人都暖和。”婚礼也很简单,新房就设在中央调查部的院子里。

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毛岸英到苏联执行任务,见到国际儿童院多年不见的老朋友。谈起朝鲜战争,他曾表达过如有必要,还要上前线打仗的愿望。

同年10月份,美*越过“三八线”,朝鲜方面请求中国出兵援朝,彭德怀带领人民志愿*开赴朝鲜战场。毛岸英立即提出,要求参加志愿*。毛岸英第一个志愿报名参加抗美援朝,积极性很高,得到了毛泽东的赞许。

关于毛岸英入朝作战的经过,聂荣臻后来回忆,彭总入朝时为了和驻朝鲜的苏联顾问取得联系,确定带一名俄文翻译。本来由张伯衡担任,但当时由于大批苏联顾问来到北京,张伯衡工作很忙,难以离开。

后来又挑选了一名年轻的新翻译,可是入朝作战非常机密,应该选一名经过考验的可靠翻译。时间很紧,他向毛主席请示怎么办,主席立刻就说:“那就让岸英去吧,我通知他。”

毛泽东与毛岸英

志愿*离京赴朝前夕,毛泽东在菊香书屋设宴为彭德怀饯行,毛岸英作陪。席间三人相谈甚欢,毛岸英谈起在苏时期参加的对德作战,得到了彭德怀的肯定。毛岸英表示入朝作战的决心,但是这次入朝作战他自然不能当冲锋陷阵的战士了,给他安排一个什么工作呢?

毛泽东表示,毛岸英的俄语、英语都很好,入朝作战少不了和俄国人、美国人打交道,可以让他随*担任翻译工作。毛泽东日夜为抗美援朝操劳,现在又送儿子上前线,彭德怀很感动,他说∶“毛岸英是我们志愿*的第一个志愿兵。”

毛岸英刚刚结婚一年,就要离开自己的亲人前往朝鲜战场。战场上危机四伏、生死难测,在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毛泽东不会不知道。他深爱自己的儿子,送子上前线,是为了唤起更多的人参加到抗美援朝的志愿*中来,保家卫国。

在毛岸英赴朝之前的那几天,正是妻子刘思齐突患急性阑尾炎住院期间。刘思齐住院手术后,医院看她。他对妻子说:“最近我要出差,去一个很远的地方。你接不到我的信不要着急,主要是交通不便。”

他还嘱咐妻子:“这次出差的时间可能很长,照顾不了岸青,希望你母亲能在我不在北京的这段时间照顾他。”“现在全国解放了,我们再也不会过颠沛流离的生活了,你一定要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业。”

因为入朝作战高度保密,所以对于他出差到什么地方,去多长时间,毛岸英一直没有告诉妻子。刘思齐没有想到,毛岸英要去的是朝鲜战场;她更没有想到,眼前最爱的这个人此去就永远也见不到了。

毛岸英与刘思齐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刘思齐后来回忆道:

岸英在朝鲜大地上度过了他生命中最后的34天,我作为他的妻子,当时根本不知道他去了哪里,直到两年后的年初,才知道他去了朝鲜前线,对于岸英赴朝参战前后的生活与战斗我知之甚少。朝鲜的同志曾对我说:朝鲜的山水遍染着志愿*烈士们的鲜血!

毛岸英随志愿*司令部跨过鸭绿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次战役。他担任志愿*司令部办公室的翻译,此外就没有其他任务,但他会主动参与办公室的各项工作。

彭德怀的秘书杨凤安与毛岸英关系很好。白天毛岸英和大家都在彭总办公室工作,晚上彭总在办公室行*床上休息,毛岸英和杨凤安就在用稻草搭的地铺上睡觉。

大家平时吃的饭是粗高粱米,也没青菜。彭德怀对毛岸英很关心,多次提出让毛岸英和他一起吃饭,但毛岸英都谢绝了。说都是一样的饭菜,和办公室的参谋们一起更随便些。

年11月,第一次战役刚结束,朝鲜首相金日成和苏联驻朝鲜大使拉佐瓦耶夫来到志愿*总部所在地大榆洞,与彭德怀会晤。毛岸英担任翻译工作,向拉佐瓦耶夫介绍第一次战役的情况和即将发动第二次战役的计划。

志愿*司令部所在大榆洞是当地著名的金矿,比较引人注目。而且司令部附近又集中了4部电台,收发电报比较多。美*通过空中侦察和无线电测向,发现大榆洞是志愿*重要指挥机关所在地,经常派飞机到司令部的上空进行侦察活动,有时还俯冲扫射。

11月21日,周恩来作出指示,要做好防空安全,司令部的驻地应经常变动,电台应分散安置,防空洞必须按标准挖好,并布置地下办公室。凡遇敌机来袭,负责同志必须进入地下室,任何同志不应违背。

随后毛泽东又致电指出,要求志愿*司令部充分注意安全,千万不可大意。此次战役中敌人可能使用汽油弹,务必研究对策。

毛泽东与彭德怀

志愿*司令部为此召开会议,要求机关全体人员于25日前巯散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彭德怀司令员的安全由洪学智负责。尽管司令部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但是不幸的意外还是发生了。

11月25日拂晓,洪学智赶到彭德怀的作战办公室,连推带拉地把他请到了防空洞里去办公。彭德怀到防空洞后,便召集人员研究第二次战役打响的时间和打响后如何纵深穿插及实施迂回包围等问题。

过了两个多小时,彭德怀叫杨凤安去办公室向值班参谋了解一下前线的情况。杨风安刚到办公室前,就看到两架敌机从办公室旁上空飞过,并没有投弹。杨风安进屋后马上提醒大家要注意防空。

此时,毛岸英和参谋高瑞欣因为昨晚加班太晚,还没吃早饭,正在办公室围着火炉热早饭。热了饭还没来得及吃,敌空袭就来了。杨凤安在了解情况后正要准备离开,一开房门就看见几架敌机掉头飞了回来,他大喊“不好,快跑”。

这时敌机已经投下了几十个凝固汽油弹,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作战室的木屋被吞没在一片火海中。成普、徐元由和两名警卫员从火海里跑了出来,受了点轻伤;毛岸英和高瑞欣却没来得及跑出来,不幸牺牲。

人们通过一只烧焦的表壳,辨认出毛岸英的遗体。这块表,是他出国前夕岳母送给他的纪念物。

毛岸英

杨风安跑到防空洞,向彭德怀报告:“办公室的人员,除了岸英和高瑞欣同志没跑出外,其他同志都已经安全脱离,看来岸英和瑞欣同志牺牲了。”

彭德怀听后脸色苍白,顿时站立不稳,很长时间一言不发。尔后才喃喃地说:“岸英和瑞欣同志牺牲了?牺牲了?”

说着他走出防空洞,缓慢地来到出事现场。彭德怀心情十分沉痛,中午饭也没吃。他眼睛红红地说,这事要报告毛主席他老人家。于是他亲自起草电报,报告此事。短短百来字的电文,他反复斟酌,几次修改,写了足足一个多小时。

周恩来收到彭德怀发来的电报,深感震惊。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在病中,身体不好。周恩来深知这对毛泽东的打击会有多大,便把电报暂时压了下来。

直到年元旦过后,中国人民志愿*第二次战役取得胜利、朝鲜战局得到基本扭转后,周恩来才把电报送给毛泽东看,并附信说:

“毛岸英同志的牺牲是光荣的,当时我因你们都在感冒中,未将此电送阅……高瑞欣亦是一个很好的机要参谋。胜利之后,当在大榆洞及其他许多战场多立些纪念中国人民志愿*的烈士墓碑。”

负责送信的叶子龙回忆:毛主席像平常一样,放下报纸,接过电报看了起来。这时,我感觉空气仿佛凝固了,毛主席将那份简短的电报看了足足有三四分钟。

毛岸英牺牲的电文

毛主席将目光缓慢移向茶几上的烟盒,颤抖着几次都没从烟盒抽出烟来。强压着悲痛的心情,他向叶子龙摆了摆手说:“战争嘛,总会有牺牲,这没有什么!”

年2月21日,彭德怀回到北京。一下飞机他就来到毛泽东的住处,详细汇报了朝鲜战局,说明从敌我现实情况分析。同时,他还向毛泽东详细汇报了毛岸英牺牲的经过,并检讨说:

“我对你和恩来几次督促志司注意防空的指示不重视,致使岸英和高参谋不幸牺牲,我应当承担责任,我和志司的同志们至今还很悲痛。”

毛泽东沉默了一阵,缓慢地:“打仗总是要死人的嘛,中国人民志愿*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要因为他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经毛泽东同意,毛岸英烈士和千万个志愿*烈士一样,长眠在朝鲜的国土上,成为中朝人民友谊的象征。正如他的墓志铭上镌刻的:“毛岸英同志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将永远教育和鼓舞青年的一代。”

毛岸英墓

毛岸英走了,从报名参加志愿*到不幸牺牲,才过了50天时间。妻子刘思齐对丈夫永远地离她而去,总以为是梦。

后来刘思奇在工作人员陪同下,去朝鲜为岸英和长眠在那里的志愿*烈士们扫墓。临行前毛泽东拿出稿费为她们每人置了一身新衣服,并嘱咐说:“你们去看望岸英,这是我们家的私事。不准用公家的一分钱,不要惊动朝鲜的同志,住在大使馆里也不要待得太久。”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毛泽东强忍丧子之痛,但心中的父子深情是永远磨灭不了的。他暗自神伤,吟咏古诗:“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枪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年,工作人员在整理毛泽东遗物时发现,他一直悄悄保存着爱子毛岸英的遗物:两件棉织衬衣、一双袜子、一顶*帽和一条毛巾。他瞒着所有人,把这些衣物叠得整整齐齐放在身边,悄悄地珍藏了20多年!

毛泽东及家人

END.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