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应该总是看着别人的不足,热衷于评判别人。
古人讲“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就是说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所以我们不应求全责备。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乃至一个人总是有她的优点和不足。否则,就没有存在的道理。这就是存在的合理性。
不能总拿着自己的好东西去和别人的不足去比较。这样就总在自我欣赏中而停滞不前。
评判别人,其实就是在剖析别人,就如同把别人剥开衣服任意观赏一样。
有谁乐于让人赤裸裸地去观看?带着被羞辱的感觉被观赏。
而我们总是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我们会穿上厚厚的、华丽的衣服让别人对我们敬而远之。
评判别人可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也能满足我们的虚荣心。尤其是说到别人的缺点。
我们为什么总盯着别人,不去看我们自己、反省我们自己?这是我们的文化吗?也是我们赖以自信的东西吗?我想应该不是。
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每天静下心来反省自己。反省我们哪里做得不够好?我们为人办事是否尽了心。是否违背了道德准则?日积月累地扪心自问逐步做到修身立德。
在《公孙丑上》里孟子说过:“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意思就是从个人品质说,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凡事多作自我批评。也就是孔子所说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两千多年前的先贤们,为我们做人做事立下了准则。当其他民族还在为自己的生存不断探索时,我们产生了许多思想家和哲人。我们先人不断地传承着自己的文化,因而,才产生出连绵不断的东方文明。这也是他们总结前人的思想,不停地反思中得到的。
如今,我们面临着如何传承我们的文化。说白了就是去其糟粕承其精华。就像我们祖先告诉我们的一样,不断地反省我们自己。
小的地方说的是我们个人,大的地方说的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只有不断的反思和纠正我们的思维方式才能进步发展。
●近代历史中,我们经历过多次的反思和探索。诸如“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开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年代”。造就了一代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了基础。批判地继承我们传统文化,也看到我们与世界的差距,让中华民族建立自信,看到了光明,一扫鸦片战争后的颓废迷茫。
还有四十多年前的改革开放,我们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反思,特别是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思想。开始了“真理”的大讨论。走上了一条全新的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向。使我们的国家民族一步步脱胎而出,有了今天为人瞩目的成就。
正因为我们有这样的自我反省能力,使我们不再固步自封,世界不再以我独尊。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作为一个社会人,也应该有自省精神。自省和自信是一个人成长所具备的要素。
一个国家或一个团体、个人,总是由人来组成。国家的进步,其实就是人的进步。正是这些伟大的思想者在迷茫中的探索,变成我们民族的思想灵*。
近代我们出现了许多践行者。
这里我们不能不说说曾国藩。他能为后人所尊崇,来源于他一生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以及自我反省的精神。使他能客观地看待这个世界。
曾国藩外形不伟岸,天资平庸。正如他在日记当中评价自己时说:“受质本薄……志亢而力,不副识远而行不逮”“资质之陋,众所指视”。意思就是说自己的天赋太差,志向远大但能力不匹配。
同时期的李鸿章左宗棠对他的资质评价亦不高。“儒缓”,“才短”也算是比较客气的说法了。
但是,同时代的人只有他取得的成绩最大。达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境界。
左、李尽管天资聪慧,年少有成。却没有达到他的高度。
曾国藩在自省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不为别人行高于自己而嫉贤妒能,既不杞人忧天也不怨天尤人
他少年立志,自律求知。他曾说:
“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
“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
虽为封建士大夫,做人正己方面时至今日也为后人所称道,放在哪个时代也可称为楷模。
在落后愚昧的封建王朝,是他最早的睁开眼睛看世界,在他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正是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其实,他们也是普通人,由于他们能够不断的自省,使他们站得更高成为了不平凡的人。
●自省反思就像自己给自己治病一样,中医说,医不自治。就是医生不给自己治病。有人认为医生不敢给自己治病,也许是对自己的医术不自信,或是太自爱了。
但我们认为这是站的角度不同,给别人诊脉和给自己诊脉是不一样的。医生给病人诊脉时,是两个不相干的系统在工作。没有干扰。诊自己脉总有内心的干扰。对病不能定论。
只有排除干扰,去除杂念。方可给自己治病。
当然我们说的治病不是按照说明书吃药这么简单的事。
曾经有一个叫罗格佐夫的前苏联医生,随队去南极科学考察。不幸的是,那一天他出现高烧、恶心和腹痛。根据自己的经验,他判断自己得了阑尾炎。此时,距离最近的考察站公里,没有快捷的交通,周围也没有有经验的医生。怎么办?罗格佐夫同志毅然决然地给自己做了阑尾切除手术。
术后他居然好了,健康地活了下来。
试想他如果不果断地采取措施,等别人施救。那肯定后果不堪设想。
现实生活中,对待我们的缺点和不足就要像罗格佐夫医生一样。去给自己治病。
即使治不了自己的病,最起码应该知道自己是否有病,请别人帮助医治。这才是对待疾病的态度。
现实生活中,总是有一些讳疾忌医的人。在病痛的折磨中活着。他没有以上格罗佐夫般的勇气彻底斩断病魔,直到默默地死去也不明白是什么原因。
人到了一个年龄总是会病的。一个社会发展一定程度它会有病吗?不好回答。我想这取决于这个社会是否有自洁能力,如果能不断的完善自己,纠正错误它能走得很远。否则它就像朝代轮一样。多则百年,少则几十年。皇帝都希望长久地坐江山,可叹都是弹指一挥间。
今天我们要使我们的社会长盛不衰最需要的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重拾韬光养晦之策。我们还没有这个能力去拯救这个世界。曾经有人说过“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我们自己。”实践证明这句话,并不适合今天我们这个社会,我们曾经为这个目标付出过惨痛的教训,当我们的国人还在为温饱而奔波劳碌时,我们不能过多给予他人施舍。这样做是对施予者和被施予者都是一种不公平。
这个世界不存在永久的朋友,不因你的给予会成为你的朋友,那只是一种依存,依存是最靠不住的。只有当我们真正强大了,就像一艘巨轮一样航行浩瀚的大海之中,载着自己的人民在惊涛骇浪中不断前进,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没有人平白无故地依附于你,施舍不会得到真正的朋友。实力是硬道理。
作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或个人做好我们自己的事吧,我们的路还很长,离我们的目标还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