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女,为了事业不得不远走高飞,离开了父母。随着父母日渐老去,如何养老就成了一个问题。
湖北武汉的余柏建老人退休后和妻子一起去国外养老,在国外生活两年多,因为不适应国外的生活,不得不回到国内。他们很快就发现,一对儿女都不在身边,做一些事情就显得力不从心,随着侄女的出现,他们的养老生活出现了另一种光景。
01
这天,余柏建老人和妻子陈悦走出武汉的天河机场,顿时感到一种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坐上回家的出租汽车,望着窗外熟悉的景色,余柏建竟然感到了自己的眼睛有些湿润了。
之前在国外生活的两年时间里,余柏建感觉度日如年,之前所有的美好养老计划,如今再想一想,感到十分可笑。
终于再次回到这个熟悉的城市,余柏建决定应该好好的规划一番了
余柏建和妻子陈悦退休前都是大学的教授,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两个孩子遗传了他们夫妻二人良好的基因,读书基本上没有让人操心,从小学到大学,再到考研、读博、出国,几乎没有任何波折,然而都留在了加拿大工作,并定居在那里。
两个孩子一直都是余柏建夫妻的骄傲,尤其是余柏建,农村出身,老家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他在家排行最小,哥哥姐姐都是农村人,唯独他当年通过读书跳出农门,一步步奋斗成了大学教授
余柏建年轻的时候是村里同龄人的楷模,两个孩子出色的表现,让夫妻二人在朋友圈里十分有面子。但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余柏建也开始意识到养老这个问题,一对儿女都在加拿大,回来的次数极其有限,有时候几年才回来一次,而且在家里呆的时间也不会太长。
随着余柏建和妻子先后退休,最初二人也和其他一些退休老人一样,到处旅游,可是两年后,也觉得没有多少意思,整天跟着旅游团跑来跑去,身体觉得疲惫,可是呆在家中无时无刻又想念儿女。
后来,余柏建觉得与其在家中等儿女回来团聚,不如去加拿大和儿女一起生活。于是,余柏建夫妇和两个孩子商量后,二人决定去加拿大养老。
没有去加拿大之前,余柏建天真地认为,他和妻子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去加拿大生活应该没有多大问题,然而真正踏上了那片土地,他们才知道,想要在那里安静的过日子,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最大的障碍就是语言沟通,儿子定居的城市在蒙特利尔,这里的人大多数是讲法语的,尽管余柏建和妻子都懂一些英语,而且还能够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但是真正和当地人说话,才知道自己能听懂的不多。
其实这很好理解,就像中文有普通话和方言,一些外国人或许能听懂普通话,但是面对方言,也是一个头两个大,余柏建和妻子就是遇到这样的问题。对方说法语他们听不明白,说的是英语,又自带口音,以至于超市、饭店等场所,他们都不敢开口说话。
因而二人除了和儿子交流中文交流外,出了门之后,二人几乎像哑巴一样,遇到能够说中文的人,就感到特别亲切。
除了交流困难,生活方式以及对孩子的管理教育理念,也让余柏建夫妻不适应。孙子6岁,正在读小学。来加拿大之前,余柏建还和妻子商量,可以帮助儿子照看一下孩子。
然而,儿子和儿媳根本不要他们管孩子,因为当地的教育理念中,打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所以孩子从起床到吃饭上学都是自己来做。有一次,陈悦见孙儿的书包凌乱,就准备帮孩子把书包里的东西,好好收拾一下。刚把孩子东西弄出来,儿媳立即制止了陈悦说:“妈,孩子都6岁了,别帮他做任何事情,那样会让他产生依赖性,养成不好的习惯。”
见孙儿的衣服叠得不整齐,陈悦要帮孙儿重新叠,儿媳又制止了她说,孩子的事情让他自己做,别惯坏了孩子。
在儿子的家中,儿子儿媳不让余柏建夫妇插手任何事情,洗碗、拖地等家务活总该可以做吧,但是儿子家有洗衣机、洗碗机、拖地机,根本用不着他们动手,而且儿媳还说了,机器比人弄得干净,这话说得陈悦感到很难堪。
余柏建就和妻子帮忙做饭,可是儿子家的厨房是开放式的,平时他们吃的都是西餐,至于像国内那样的蒸烧炸炒等多种多样的烹饪方式少得可怜,所以他们的厨房里并没有像国内很多厨房那样,安装有了抽油烟机。
第一次余柏建做饭,引发了家中的烟雾报警器启动,后来还被罚了,后来连做饭都是小心翼翼的。
02
每个月,一家人都要聚一次,女儿和女婿会赶到儿子家中,然后去外面吃饭。
也只有那个时候,余柏建和妻子才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家庭的趣事儿,和儿女们聊一聊工作,最初两三个月,大家聚在一起,余柏建和妻子还有的说,可聊着聊着,儿女们开始用夹杂着中文、英文和法语聊起来,两人根本插不上嘴。
而且,每次聚会,桌上不是国内热气腾腾的秀色美食,而是冰冰冷冷的圆桌、西餐红酒,让余国建夫妻感到一丝遗憾。偶尔去一趟中式餐厅,味道和国内又很不一样,根本无法尽兴。
每一次团聚,余柏建和妻子都能感觉到,别看在外人眼中,他们一对儿女非常优秀和出色,实际上从儿女交谈中,他们也能够体会到,在加拿大生活其实也不容易。虽然薪水还行,但是承受的压力非常巨大
让余柏建最终决定回国的,还是因为身体的原因,长期吃西餐让他们的身体受不了,经常莫名其妙的感觉到身上会不舒服。一个小感冒拖延的时间很长,也治不好,去医院治疗了,费用高得吓人。
余柏建去加拿大之后不久,牙龈一直上火、牙痛,一直没好,后来又便秘,吃药打针都不管用。看着身体越来越虚弱的丈夫,陈悦终于下定决心和丈夫回国,来国外养老的计划也提前结束。
离开的时候,一对儿女还是竭力挽留,说心里话,一对儿女包括儿媳妇和女婿对他们都非常的孝顺,但是二人还是觉得,加拿大无聊的生活让他们度日如年,也越发怀念武汉的生活。
余柏建和妻子回国后,说来也奇怪了,过了一段时间,牙不疼了,也不便秘了,身体也不像以前那样总感觉不舒服。加拿大的经历让余柏建终于意识到,无论在哪里生活,关键是能吃得好,睡得好才有精神。
余柏建和妻子也开始规划他们的老年生活,经济上根本不用担心,他们都拿着不菲的退休金,两个儿女时常还给他们寄一点,他们的钱是够开销的,他们想过就是精神上的充裕
好在余柏建和妻子都是知识分子,琴棋书画说不上都会,但是也有拿的出手的东西。参加一些老年活动也能够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回国又平静的生活了四年。
有一天夜里,余柏建突发脑溢血,陈悦立即给侄女余秀打了一个电话。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余秀和丈夫就开车过来,医院急救。
医院及时,余柏建保住了性命,不过,身体还是有一定的损伤,右边身体发麻,几乎不能行走。
在住院期间,虽然请了护工,余秀和丈夫还是轮流过来帮忙。余柏建身体恢复得挺好,只是行走还有些困难。余柏建就问医生,“我以后不会站不起来了吧?”医生笑笑,“你女儿把你照顾的这么好,怎么会?只是多注意,会好起来的。”
听医生这么说,余柏建刚想纠正余秀是自己的侄女,但想想还是没有解释。
实际上,这次回国之后不久,余秀和侄女婿就过来串门,给他们夫妻送来了不少蔬菜、水果及肉食。
余秀是余柏建大哥的三女儿,读过大学后,余柏建帮她在武汉找了一份工作,余秀的丈夫是一所初中的老师,两个人有个儿子昊昊,长得虎头虎脑,很讨人喜欢。不过,余秀夫妇因为收入不高,结婚后一直在外租房住。
余柏建和妻子去加拿大之前,侄女和侄女婿经常过来串门儿,帮他们做些家务和处理一些简单的事情。侄女婿也是从农村出来的,身上有着淳朴善良的品质,深得余柏建夫妻的喜欢,平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情,余柏建都会打电话让他们夫妇过来。
出院之后,余秀和丈夫几乎每天都来看望,余秀不知道从哪里学到的按摩技术,每天过来帮余柏建按摩,余柏建感到身体麻木感正在消失,借助于拐杖能够行动。
通过这件事,余柏建意识到,有个子女在身旁还是要方便很多,余秀不是他们的亲生女儿,但是却像亲生女儿一样照顾他们,这给余柏建的感触很深。
而且,经历了这件事情,余柏建在加拿大的一对儿女也感觉到后怕。他们建议余柏建把武汉的房子卖了,然后去加拿大定居,房子就买在儿子家附近,即便有突发事情,儿子也能够及时帮助和照看。
余柏建和妻子经过一番思考之后,觉得他们不适合在国外养老,还是留在国内比较适宜,至少精神生活方面比较充实,可以做很多喜欢的事情,和妻子一起经常参加一些老年人活动,包括一些公益活动,日子过得也还算充实。
03
那天,余柏建和妻子刚从外面回家,侄女余秀就打来电话,医院住院,他想回家取些东西,问余柏建能不能帮忙照看一下?
“秀,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不早说呢?我们马上就到。”余柏建不由责怪了余秀一声,挂了电话,就和医院。
医院才知道,侄女婿患上了急性阑尾炎,已经动了手术,就没有什么大碍了
医院里守了两天,当时出来的比较着急,很多生活用品和衣服都没有拿,看到丈夫转危为安,才想起来回家拿一些东西。
余柏建立即拿出一张银行卡给余秀,让她给侄女婿买些营养品,但是余秀没有要,说他们还应付的过来。
医院住了一个星期就出院了,余柏建说他动过手术,应该多住几天。侄女婿说,还有很多学生的作业要批改,他不能耽误孩子的学习。看到侄女婿如此敬业,余柏建也十分感动。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余柏建偶然获得侄女婿做手术花的钱,还是找人借的。余柏建和妻子立即赶到余秀家中,才发现余秀租住的房子很简陋,两室一厅的房子中,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甚至可以用寒酸来形容。
余柏建之前一直没有到侄女家中,他猜想两个人拿工资和一个孩子应该生活得很好,可来到他们的住处,看得出这个家过得很寒碜。
“你这孩子都过成这样了,我当时给你钱,你为何不要?”余柏建不由得再次责怪起余秀来。
“你们的钱是给你们留着养老的,我怎么好意思拿?再说我和老公能挣钱,只是目前遇到了一些困扰,不过我们能够处理,等手头的事情处理好了,我和老公再去看你们。”
“傻丫头,你看你三叔是缺钱的人吗?告诉我,你们遇到什么困难,说出来或许三叔能给你们出个主意。”
余秀犹豫片刻说:“婆婆患了癌症,去年才做了手术,花了不少钱,这几个月,医院化疗,每个月得几万块钱,我们的钱都用在了婆婆身上。”
陈悦听后无奈地叹了口气说:“秀,这事怎么不告诉我和你三叔?”陈悦说着从兜里掏出一张银行卡塞给了余秀,“我们已经知道你的困难了,这卡你就拿着,你们大人生活苦点不要紧,还得为孩子想一想的,不能苦了孩子。”
听到陈悦这么说,余秀才接过银行卡连声道谢,还说今后一定会把钱还给他们。
昊昊学着妈妈的语气说,“爷爷奶奶,等我长大了,就和爸爸妈妈一样,照顾你们。”
余柏建听得哈哈大笑说,那就等着昊昊快快长大。
昊昊打小都跟着爸爸妈妈生活,没有爷爷奶奶照顾,对于余柏建夫妻格外亲热,而且也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家伙,知道家里条件差,从来不主动找爸妈要钱买东西。
看到余秀和侄女婿生活困难,余柏建突然就有了一个想法,于是说“秀,以后你和侄女婿给我们养老可以吗?”
余秀没有任何犹豫的说:“三叔,这还用得着你开口吧,我爸妈早就交代过,哥哥姐姐在国外,不能够常守在你身边,我离你们近一些,以后你们养老的事情就交给我们。”
“秀,你们真的愿意给我们养老?”陈悦几乎还不敢相信,余柏建刚才说的话,也是陈悦心里一直想说的。
“三婶,我们是认真的,你们给了我和秀那么多的帮助,我们都会心甘情愿的照顾你们,只要需要,给我和秀打电话就可以。”侄女婿连忙说道。
余柏建和妻子对视了一眼,都微微点了点头。经过这些年的交往,余柏建和陈悦都觉得侄女和侄女婿是善良的孩子,有责任心,值得托付,虽然他们如今生活还能自理,但是年龄再大些就不少说了,那个时候是真正需要人照料的时候,有侄女这样的好孩子,他必须抓住机会。于是,余柏建郑重地说道:“秀,你和侄女婿给我们养老,我们不能让你们白干,我们的那套房子,在我们百年之后,就过户给你。”
“这可使不得,我不要房子,什么都不要,也会照顾你们的。”余秀忙说道。
余柏建拍了拍余秀肩膀说:“秀,我们是认真的,咱们还要签协议,至于房子以外的遗产,等我和你哥哥姐姐商量之后再做决定。”
半个月之后,余柏建夫妇和余秀夫妇在律师的见证下,签了一份养老协议,约定余秀夫妇给余柏建夫妇养老送终,两位老人去世之后赠与房子的协议生效,同时,对于二人以外的其他财产,视余秀夫妇的表现,给予一定份额的继承,双方签了协议,同时进行了公证。
此后不久,余柏建夫妇邀请了余秀一家人搬进了余柏建的家中,开启了他们新的养老生活模式。
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每个人在老了之后都可能丧失基本功能。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身边有人陪伴,有人所依靠。有人选择雇佣保姆,有人选择去养老院,有的人会选择和儿女在一起。不同的人,最终也只能依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养老方式。
当然,无论何种养老方式,都不能成为桎梏自己和捆绑子女发展新的枷锁。我们不能因为儿女太优秀,不能在身边尽孝,而指责儿女不孝顺,更不能用道德绑架的方式,去让这些在外的子女们一定要回到父母身边。
养老的类型有很多种,子女可以选择变通的方式让父母安享晚年,那么作为父母,应该理解儿女不易,可以选择适当的养老方式来安度晚年。
就如同文中的余柏建夫妇,选择了一种赠房养老的方式,这种方式并非他们开创的先例,网络上曾有多起类似的赠房养老或者以房养老的先例,对于那些不能在身边尽孝的子女,应该支持父母的这种赠房养老。
同样,对于每一个老人,年老退休并不意味着马上就离开了社会,而是可以继续发挥余热或者做一些对自己有益处的事情,在实现价值满足精神需求,让晚年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不给孩子找麻烦,不让子女为自己多担心。作为子女,尽可能的给老人一些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多花一些时间陪伴老人,不让自己尽孝留有遗憾(图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