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山西新闻网」
年6月30日,中国邮政发行了编号为-14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二)的纪念邮票一套5枚,总面值4元。其中5-1为高君宇。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这是高君宇生前自题照片上的一首言志诗。寥寥数语将那熔铸于生动、形象、凝炼的语言之中的崇高思想、战斗激情,以及以身许国、献身革命的大无畏精神,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这首激情似火、大气磅礴的诗,也是高君宇短暂而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
高君宇原名尚德,字锡三,号君宇。年10月22日生于山西省静乐县(今太原市娄烦县)静游镇峰岭底村。他是从山西这块黄土地走出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卓越的理论家、政治活动家,中共北方党团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和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始人。
年,高君宇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因才华出众,以“十八学士登瀛州”而享誉省城。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中国共产主义启蒙运动的先驱李大钊的学生。在李大钊、陈独秀等的影响和指导下,开始接触和学习马列主义,并自觉地参加李大钊发起领导的各种革命组织和政治活动,反帝反封建思想日趋成熟,很快成为北京著名的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
年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共产主义小组,高君宇是成员之一,由此,他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批57名党员之一,以及山西省第一个共产党员,并当选党的二大、三大、四大代表,还选为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高君宇负责编辑党的机关刊物《向导》周报,后来还担任过中共北方区党委机关刊物《政治生活》、团中央机关刊物《先驱》等的编辑。对党的思想建设和理论建设、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50多年后,薄一波谈起高君宇时曾说:“他写的文章很有分量,在当时是带有纲领性的。”
高君宇还是工运领袖,参与领导了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和广州沙面工人大罢工。年5月,高君宇以共产党员身份参加了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9月受中共中央委派赴广州任孙中山先生秘书,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有力地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年10月,他身体虚弱,又患肺病,然而仍然抱病工作,不幸的是,在中共“四大”期间因猝发急性阑尾炎抢救无效,于年3月6日不幸逝去,年仅29岁。
年彭真同志又为高君宇纪念馆题词:“高君宇同志是山西共产主义启蒙运动的先驱和卓越的政治活动家。他毕生为共产主义事业艰苦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蔡恒宏徐鸿寿
(责编:马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