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15日发现一例新冠阳性病例后,海淀区立即开展行动。记者今日(1月17日)获悉,该区日前已召开防疫措施的相关会议,区委书记于军也到涉疫重点点位检查工作,并作出重点工作的部署。
值得注意的是,临时封控的小区不仅落实防疫相关措施,而且第一时间考虑社区居民的需求。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挨户了解居民需求。昨日,封控区内一名阑尾炎病人经紧急调度,通过实现闭环转运就医。
罗女士是博雅西园的居民,小区封控前,她就一直有阑尾炎的症状。封控措施实施后,她的疼痛加剧了。“15日晚上她打电话到社区,我接到情况后,第医院。”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博雅西园社区副主医院紧急为其就医做好准备,一边向街道报告。
16日一早,罗女士通过急救医院就医。
封控实施后,吴春芳就一直负责协调处理小区居民就医需要。“截至今天,已经有50多人提出就医需求了,有的是孕妇需要孕检的,有的是透析的病人,还有放化疗的病人。”吴春芳告诉记者,通过入户了解、接听居民电话以及平时工作掌握的情况,社区对有就医需要的居民医院对接。同时,居民有用药需求的,医院也会统一采购再由社区工作人员送药上门。
专人值守电话机前,居民需求逐一记录
1月15日接到确诊病例通知后,街道相关防控工作随即展开,第一时间在博雅西园小区成立疫情防控现场指挥部,战旗党支部也同步成立。当日多名保障人员快速集结,对社区公共区域进行消杀、协助医疗部门人员开展全员核酸。
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街道社区也第一时间考虑到封控区内居民生活、就医需求的保障问题。
工作人员胡雪莹昨日从早上8时就在电话旁值守,记录居民来电提出的需求。“平均一个小时30多个电话吧,居民的电话就没停过。”胡雪莹说。
记者从海淀区获悉,上地街道和其他社区的党员干部、工作者、志愿者相继赶来,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他们深入社区,挨家挨户上门核实住户情况,重点了解老人、孕妇、孩子、重病人员等特殊人员的需求。
指挥部现场成立“战旗党支部”,防疫保障各项工作落实到人
海淀区委书记于军昨日下午在博雅西园检查时提出,社区干部发挥骨干力量,与居民多互动多交流,了解需求、舒缓情绪、解决困难,多渠道加强宣传提示,构筑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携手守护好共同的社区家园。
在疫情防控现场指挥部,上地街道领导干部也各有分工。博雅西园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谭静介绍,博雅西园在接到疫情管控通知后,第一时间成立了战旗党支部,信息排查组负责打电话通知每户居民,核实居住情况;值守防控组联合社区物业,做好疫情期间的消杀、物资保障等防控工作,同时,社区配合疾控中心,完成对隔离人员的转运工作。
据悉,因7号楼2单元住户需要全部集中隔离,社区工作人员一一配合做好居民劝导工作。其中有一对年纪很大的夫妻,因为不理解政策执意不肯离家,在数次电话沟通无效后,谭静及工作人员穿上防护服,冒着风险上门进行劝导。夫妻两人最终点头同意,于昨日下午3时左右,被接走。
新京报记者吴为
编辑樊一婧校对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