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甄女士。
媒体说:在中国体育史上,几乎从来没有一个人能连续30年受万众顶礼膜拜。
但郎平做到了。
在当队员时代,郎平包揽了三大赛的冠军MVP,短短五年就带领中国女排实现了五连冠的壮举。
在当教练的时代,她带领中国女排获得里约奥运会冠军,又带中国女排获得女排世界杯冠军。
不得不承认,这个被叫做“铁榔头”的女人是世界最优秀的排球运动员之一,也是世界最优秀的排球教练员之一。
但这个身高1米86,深蹲力量达到KG,单场比赛最多扣杀96次的铁榔头从小就营养不良,体弱多病。
那时候经济条件不好,所以母亲只能用小米粥来补充她的营养,希望自己的女儿别总生病。
郎平的爸爸是个不折不扣的体育迷,他一有机会就带女儿去北京工人体育馆去看比赛。
在父亲的鼓励下,郎平积极参加各种运动,没想到每天蹦蹦跳跳的,身体变好了,13岁的时候就长到了1米7。
就这样,高个子郎平进入了少年体校练习排球。
当时,郎平是想当一名医生的,但是进入体校后她竟然慢慢的喜欢上了排球,她开始全力练球,18岁时成功进入国家队。
在体校训练的时候,郎平是有名的拼命三郎,她几乎每个月都会练破一双球鞋,她的同学每次都跟她开玩笑说:“郎平,你的球鞋又露脚趾头了。”
进入国家队后,每天结束练习后她都要自己加练。
因为她腿又长又细,所以她比别人练蹲杠铃要更加的艰难。
她的队友回忆说:“她屁股这么扭一下,脸上的表情特别难看,龇牙咧嘴,挺可怜,但不这样练不行。她和别人不同,她身上有股气势,她心里有目标。”
在教练和队友眼中,郎平的身上有那股不认输的劲儿。
也正是这股劲儿,让她创造了中国排球的奇迹。
年11月16日的那一晚,让很多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决赛,中国队对阵东道主日本队。
比赛当天,学校工厂都停了,全民都在看女排。
在关键时刻,郎平一发扣球,中国女排3:2艰难获胜。
有报道记录:扣球的最后一秒,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那一晚,胜利后,人们聚在天安门广场,彻夜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
第二天,国内报纸的头版头条都是在报道女排夺冠。
后来,中国女排收到的贺信、贺电和各种纪念品达3万件,而这当中,有多件都是“点名”送给郎平的。
年,第九届女排锦标赛,中国女排再次夺冠。
到了年洛杉矶奥运会,在比赛之前,郎平突然犯了阑尾炎,每天都在发烧,腰腹都很疼,天天都要打庆大霉素,忍着阑尾炎的疼痛,顶着巨大的压力,依然率领着中国女排在决赛中以3:0勇夺冠军。
那时,中国女排精神被全民学习,郎平也成了无数人的偶像,甚至她奋起扣球的姿态,被印在邮票上。
两年后,已经做了12次手术的郎平选择退役。
有人为她遗憾,但只有她知道自己的膝关节很容易受伤,严重的时候,软骨会碎,会掉出小碎骨,腰伤也十分严重,有的时候只能靠围腰,才能坚持上赛场。
就当大家都在猜测,郎平是会从政还是去当教练时,郎平却选择去读书。
她先去北京师范大学学习了英语,半年后,她选择公派自费赴美留学。
当时,有人挽留她说:“你是世界冠军,你是有功之臣,国家不会亏待你的。”
而郎平说:我不是怕“亏待”,我就是觉得,国家和人民待我太好,我不能再躺在“冠军”的奖杯上吃一辈子老本,不能天天坐在荣誉上。“世界冠军”只说明我的过去,而一旦从女排的队伍中退下来,我什么都不是,我得重新学习本领,我得重新开始生活,必须把自己看成“一无所有”。
郎平自己已经决定要从零开始了。
因为是公派自费的签证,所以不能工作,郎平没有经济来源。
那时的郎平特别穷,午饭她不舍得去学校食堂或麦当劳吃,就自己做三明治带饭,去超市买点沙拉酱、洋白菜、西红柿、火腿,再买两片面包一夹,这样,花五六美元,一顿快餐的钱,郎平可以吃一个星期。但吃到后来,郎平见到三明治就想吐。
为了免费读书,她在大学排球队做助教。
刚开始郎平心里十分不平衡:“我是世界冠军队队员,跑到这儿来哄一群几乎不会打球的大学生。”
但经济的问题不得不让郎平说服自己:不想这样,就要一无所得的回去。但要留下,就得忍着。
她还在十个夏令营做教练,教孩子们打排球。
“来参加夏令营的孩子,纯粹是为了玩,从早到晚都得陪着他们、哄着他们,特别辛苦。”
郎平说,在美国她还经历了第一次为钱打球。
意大利甲A排球俱乐部老板聘用了郎平,她也从美国前往意大利打职业赛。
有一次,她的膝关节受伤了。比赛的时候,软骨碎了,小碎片就在关节里跑,又卡在骨缝里。
郎平回忆说:疼啊。刺激骨膜出水。四周都是积液,膝盖肿得厉害,腿根本弯不了。比赛前,先让医生把积液抽出来,打完比赛再抽。没办法,多痛苦、多麻烦,我也得坚持。
后来,郎平当上了“意大利最佳运动员”。
因为这段工作经历,郎平拿到了美国绿卡。更令人欣慰的是,她以分的托福成绩通过了语言关,成为新墨西哥大学体育管理专业的研究生。
郎平的生活慢慢好起来了。她在美国买了一幢三百多平米,有两个院子的房子。年,她在八佰伴世界队做明星教练,年薪是20万美金。
年,曾经称霸世界的中国女排,因种种原因先后两次跌落低谷,主教练职位成为烫手山芋。
这时郎平受邀回国执教,拯救低谷期的中国女排。
年2月15日晚郎平到达北京,第二天下午郎平宣布上任后的三个目标:
第一、在年9月下旬的亚洲锦标赛上夺回亚洲冠军;
第二,在年11月初的世界杯赛上争取奥运会资格;
第三、在年奥运会上打出好成绩。
在新闻发布会上,郎平还说了一句话:“我不是神!大家给我机会,也要给我时间。”
但郎平其实没有给自己时间,她在执教6个月后带着姑娘们拿下女排亚锦赛冠军,又拿下了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年世锦赛银牌,同年又率中国女排获得亚运会冠军。
她说:“我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承担了风险,就算我不能成功,也希望能够铺平一些道路,为今后队伍的成功做一点事情。”
年,奥运会国际排联把当年的最佳教练颁给了郎平。出人意料的是,郎平选择了辞职。
为了陪伴女儿,年郎平回到美国。她接受了美国投来的橄榄枝,执教美国女排。这一点引起很多国人的不满,一时间,她饱受指责。
在年,她带领的美国队赢了中国队,骂名接踵而来,甚至有人喊她“卖国贼”。
但她没有辩解。
年,中国女排再陷低谷。1年后,郎平再次应聘成为中国女排主教练。
在年的世界杯赛场,郎平大喊:
“这是血战,我们每个球都不能输。不是想赢怕输,而是想赢所以不怕输。”
后来,女排如愿夺冠。郎平那句自嘲,被媒体拉出来当标题:
“我一个快60岁的老太婆都在拼,没人好意思懒。”
年,她又带领中国女排,以全胜成绩,卫冕世界冠军杯冠军。
面对记者的采访,一向喜怒不行于色的郎平,突然就泪流满面。
她说,“其实夺冠挺难的,16个队员,挺难的。”
几十年来,在赛场上,一批又一批球员上场又退下,一场又一场比赛开始又结束,一回又一回跌倒又站起。
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摇摇晃晃,但依然坚持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眼中充满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