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毛岸英去朝鲜之前,向妻子刘思齐交代长嫂如
TUhjnbcbe - 2025/1/24 22:13:00

前言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在朝鲜有一个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烈士陵园,这里埋葬着为中朝两国人民的伟大事业牺牲的许多烈士,毛岸英就是其中之一。

毛岸英从小父亲就不在身边,在童年时期和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出去之后一直是和弟弟四处流浪,辗转反侧才到达苏联。

毛泽东和毛岸英

年1月从苏联返回祖国,之后在父亲的安排下,毛岸英先后上过“劳动大学”,去过北京机器总厂。

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牺牲,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8岁。

毛岸英代替父亲回到家乡,慰问受灾的乡亲

年5月,毛泽东收到了一封堂弟毛泽连从家乡韶山寄来的信,原来韶山发生了粮荒,春天的时候遭到了干旱,农田开裂,没有水灌田,如今很多乡亲家里已经没有了粮食。

看到信件的毛泽东十分着急,希望能够如实了解到家乡的具体情况,在经过一晚上的思考之后,第二天,毛泽东找来了毛岸英,希望他能够代替毛泽东回家乡探望顺便帮助解决一下乡亲们的困难。

毛泽东考虑到毛岸英之前一直呆在苏联,回到祖国之后也一直和毛泽东呆在一处,平时说的都是普通话,为了能够和韶山的乡亲们更好的交流,在毛岸英动身之前,毛泽东特意教了他一些韶山的土语。

毛泽东对毛岸英回乡省亲有诸多的要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毛泽东要求毛岸英在离家还有30里路的银田寺下马走回去,以这种方式表达对故乡的爱恋和对乡亲的敬重。

毛泽东还要求毛岸英回到家乡之后,好好和群众学习,要深入人民,与他们同吃同住,不能在乡亲们面前指手画脚,享受特殊的待遇。

毛岸英来到银田寺之后,根据父亲的吩咐,在银田寺下了马,准备走回韶山。这里前几天刚刚下过雨,道路泥泞,毛岸英穿着草鞋走在泥泞的路上,不一会他的裤子上都是泥土。

天黑的时候,毛岸英在湘潭县副县长毛特夫的陪同下来到了韶山冲,这里乡亲们听说毛岸英要回来,早早地就举着火把前来看他,看到毛岸英回来乡亲们想起了毛泽东,便向毛岸英询问毛泽东的状况。

毛岸英回答道:“各位阿公、阿婆、伯伯、叔叔,我爸爸工作太忙了,不能回来看望大家,这次特意派我前来看看大家。”

回到家乡之后的毛岸英听从父亲的嘱托,深入群众了解问题,来到韶山之后,毛岸英冒雨探望群众,转达父亲的问候。

一天,毛岸英在毛泽连的陪同下,来到了毛瑞和家里,毛岸英听说,毛瑞和已经生病躺在床上三天了,家里也已经断粮三天,之后急忙赶到毛瑞和的家里,毛岸英坐在毛瑞和的床上和毛瑞和聊天,但是毛瑞和始终不愿意透露自己已经断粮。

后来毛岸英起身准备离开的时候,看到了旁边的一口锅,毛岸英走过去揭开了锅盖,发现在这个破旧的锅炉中有一股野菜味,打开碗柜,果然毛岸英在这里看到了一碗野菜。

毛岸英看到这样的情景十分难过,他找了一双筷子将那野菜放进了嘴里,又拿出手帕包了一些野菜,将手帕收好放在了自己的衣服口袋里。

毛岸英

临走的时候,毛岸英掏出了5万元人民币(约合现在5元)放进了毛瑞和的手里,难过的说道:“阿公,这点小意思你就收下吧!等过段时间,一定会好起来的。”

毛岸英在韶山呆了7天,这七天里,毛岸英每天都奔波在各家各户中了解情况,或者和村里的领导呆在一处商量对策。

白天毛岸英和其他的乡亲们一起吃野菜,一起干活,晚上就用两条板凳加一个铺,睡在毛家公祠里。

毛岸英看这里的乡亲们实在是困难,就与有关部门商量,希望他们能够调拨一批粮食,给困难户,帮助韶山的乡亲们解决一下粮荒问题。

毛岸英虽然在韶山的时间很短,但是他的到来确实为乡亲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群众都称赞毛岸英道:“岸英真是与我们心连心啊!”

毛岸英前往朝鲜,参加抗美援朝

从韶山回来之后,毛岸英深刻感受到了民生的疾苦,那个时候随着全国解放形势的变化,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了城市。

在毛岸英的要求下,毛泽东同意毛岸英到北京机器总厂工作,来到这里,毛岸英经常深入群众,聊天谈心,主持举办活动,这里的人都非常喜欢毛岸英。

毛岸英在开展工作的同时,在自己的空闲时间还要去钻研技术,不仅买大量的技术书籍,还经常虚心向别人请教。没过多久,北京机器总厂在毛岸英的带领下,工厂职工的精神面貌变得焕然一新。

一天晚上,毛岸英到中南海菊香书屋看望父亲,毛泽东看到毛岸英回来便和他说道:“今天我想和你谈谈当兵的事情。”

毛岸英这些日子也听说了朝鲜的事情,于是,毛岸英和毛泽东说:“我去朝鲜,我和德国鬼子较量过了,现在和美国大兵较量较量。”

毛泽东笑着说道:“这才像我的儿子”“记住:共产党人平常吃苦在前,牺牲也在前,你是共产党员又是中共主席的儿子,到了战场上更要吃苦在前,牺牲也在前!”

毛岸英在和父亲聊了一会天之后便起身告辞,走出丰泽园的大门,就碰见了彭德怀。彭德怀也是因为朝鲜战争刚刚从西北来到北京。

毛泽东和中央确定志愿军各部要于18日或者19日分批度过鸭绿江,待机歼敌,彭德怀得到消息立即赶到北京,由于这件事情十分仓促,所以人员的配备准备的不是很充足。

这支临时的队伍为了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准备完毕,只能在北京组建,彭德怀来到北京的时候只带来了自己在西北的一个参谋名叫高瑞欣和他的秘书杨凤安。

在确定司令部班子的时候,彭德怀就考虑到这个班子一定要小而精,所以这个司令部要包括军事、机要、秘书、通讯、翻译等,其他人选很好找,但是翻译这一职位一直没有适合的人选。

当时聂荣臻任总参代总参谋长,得到消息的聂荣臻让作战部部长李涛选择人选,但是李涛找了很多都不是很适合做翻译,于是他找到了聂荣臻,和聂荣臻沟通翻译人选。

这时候聂荣臻突然想到了曾向彭德怀报名参加志愿军的毛岸英会俄语和英语,于是,聂荣臻找到了毛泽东向毛泽东询问毛岸英的地址,顺便和毛泽东汇报了现在没有适合的翻译的事情,毛泽东听到之后,说道:“那就不用找了,让岸英去吧!他在北京机器总厂工作,我通知他”

彭德怀听说毛泽东让毛岸英去朝鲜,不同意这件事情,来找毛泽东。7日中午,毛泽东设宴为彭德怀壮行,在席上,毛泽东为毛岸英求情,希望彭德怀能够同意毛岸英前去朝鲜,彭德怀看到毛岸英十分想去只好答应。彭德怀笑着称毛岸英“人民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兵”

在毛岸英前往朝鲜之前,他的妻子刘思齐患了急性阑尾炎,在医院动手术,毛岸英前去朝鲜之前,特意来看了一眼。

10月13日,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彭德怀带着毛岸英回到国内,此时距离19日,已经没剩几天,毛岸英跟随彭德怀回到北京不久,就又要赶往朝鲜。

这次前去朝鲜,毛岸英特意与朋友亲人告别。刘思齐因医院里,毛岸英骑着自行车,医院,毛岸英与刘思齐结婚才刚满一年,此时的刘思齐还身体不好,毛岸英决定先不向刘思齐透露自己要去朝鲜的消息。

毛岸英与刘思齐一见面,毛岸英便询问刘思齐手术之后的感觉如何,平时的饮食怎么样,知道刘思齐目前很好,毛岸英便放下心来,随后,向刘思齐说到:“我已经外出过一次了,刚回来没几天,马上要走了”

刘思齐听到毛岸英还要走就问道:“又要到哪里去呀”,毛岸英不想刘思齐担心,便委婉的说道:“最近,你看报纸了么?打仗的事情你知道吗?美国侵略者侵略朝鲜,还想打到中国来,……”

毛岸英说到这里就不忍心接着往下说了,他和刘思齐两个人结婚虽然已经一年了,但是两人见面的机会屈指可数,一直都是聚少离多。

毛岸英平时太忙,没有时间照顾刘思齐,刘思齐一直很体谅毛岸英,知道毛岸英的工作很忙,对于他没时间陪伴自己也十分理解。

如今,毛岸英说这样的话,不知又要去哪里,去几年,刘思齐只觉得想和毛岸英说得有好多,两个人一直聊到晚上,医院的大门快要落锁,两个人才不得不分别。

如今毛岸英离开这里要说放不下的只有三个人,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刘思齐,还有一个就是毛岸青,毛岸英只能拜托妻子照顾好自己的父亲和弟弟。

毛岸英对刘思齐说道:“我走之后,你每个星期都要到中南海看看爸爸,不要我不在家你就不去”“岸青是我弟弟,长兄为父,长嫂如母,我不在的这段时间就拜托你这个当嫂子的多照顾一下岸青,你我放心,你还有妈妈,岸青他和你不一样,希望你能答应我”刘思齐听到后点点头。

两人依依不舍地分别,毛岸英最后对刘思齐说道:“我要到很远的地方,哪里可能通信不方便,如果你没有接到我的信,可不要着急啊!”

说完这句话,毛岸英就走出了房间,第二天,毛岸英随着彭德怀去了东北,19日,他们一起过了鸭绿江,前往朝鲜昌城郡大榆洞。

彭德怀一行人到达朝鲜之后就日夜工作,不停地忙碌着,那时候,敌人发现大榆洞是一个重要的目标,飞机来的也很勤,在北京的毛泽东也经常在发电报的时候提到防空洞的问题。

一天,彭德怀接到北京来的电报,关于安全问题,于是,志愿军司令部决定在25日,除去作战室值班脱不开身的人,其他的人员全部躲进防空洞内。

志愿军入朝参战

没想到25日早晨,空袭警报解除之后,狡猾的敌人又返了回来,从总部上方扔下了大批的凝固汽油弹,当时毛岸英和高瑞欣去作战室取东西,没有来的急回到防空洞,就这样,毛岸英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洒在了这片异国的土地上。

大火之后,大家找到了两位烈士的遗体,经过这样高的温度,已经分不清谁是谁,最后其他人只能依靠一块手表、一把手枪分清了两个人。

毛岸英牺牲当天,彭德怀立刻给周恩来发电报,告诉周恩来毛岸英牺牲的事情。周恩来得知此事之后,吩咐身边的人先不要将这件事情告诉毛泽东。

那个时候毛泽东感冒严重,身体不舒服,还要坚持带病指挥战役,周恩来害怕就这样告诉毛泽东,他会承受不住,想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在说。

指挥作战的彭德怀

直到年1月2日,第三次战役取得了胜利,毛泽东的病也好了一些,叶子龙才在周恩来的授意下向毛泽东说出了这件事。

当时,毛泽东坐在沙发上听叶子龙说明情况,叶子龙说完之后便低下了头,不敢再直视毛泽东,毛泽东听完之后一言不发,整个屋子里顿时没有一点声响。

过了好一会毛泽东才将目光移到了桌子上的烟盒上,去拿烟盒,拿到烟盒之后,伸手去拿烟盒里面的烟,却一直拿不出来,身边的卫士实在不忍心看下去,急忙抽出了一支递给毛泽东。

整个屋子里只有毛泽东抽烟发出的“咝咝”的声音,也不知道是烟熏晕的他的眼睛还是想到了毛岸英,毛泽东的眼睛红红的,直到第二根烟吸完,毛泽东才缓缓吐出了一句话:唉,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

彭德怀在年的春节回到了中南海,特意前来向毛泽东叙述朝鲜战场的战况和当时毛岸英牺牲时的状况,彭德怀看到毛泽东十分的内疚和毛泽东说自己没有照顾好毛岸英。

如今的毛泽东看到彭德怀如此自责,忙安慰他,毛泽东对彭德怀说道:“革命战争总是要有牺牲的,岸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为了共产国际主义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作为无产阶级战士和共产党员,他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不能因为他是我毛泽东的儿子,就不能为中朝两国人民的共同事业而牺牲,这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那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

彭德怀听着毛泽东的话,心里更加难过了起来,毛岸英从小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回到毛泽东的身边还没有多长时间,两人还没有好好多呆几天,就已经天人永隔了。

毛泽东回忆毛岸英,毛岸英回国两人机场重逢

在之后的几天里,毛泽东一直沉浸在失去儿子的悲痛之中,那个时候毛泽东因为毛岸英的事情精神不是很好,毛泽东时常感觉自己的孩子还在自己身边,毛泽东想到了第一次见到自己儿子的画面。

那天天气十分不好,西北的风沙很大,刮得到处都是让人迷了眼睛,但是这样并不影响毛泽东的心情,毛泽东那天十分的开心,甚至于有一点兴奋,毛泽东在寒冷的天气带着病体,赶向了机场,因为他就要见到自己的儿子毛岸英了。

毛泽东离开毛岸英还是在毛岸英5岁的时候,那个时候毛泽东不得已和妻子杨开慧与儿子毛岸英分别,没想到再见面竟然隔了这么长的时间,毛岸英从小的生活就十分辛苦。

小的时候和妈妈杨开慧被关在监狱里,妈妈去世之后,他又和弟弟岸青一起在外面流浪了几年,那个时候每天吃不饱,穿不暖,想到这里毛泽东更加心疼这个孩子。

18年过去了,不知道岸英生活得怎么样,过得好不好,幸运的是,这个孩子终于来到了自己的身边,终于不用再过之前的生活了,想到这里毛泽东的眼里就放出了光芒。

对于这次的见面不仅毛泽东十分期待,同样毛岸英也十分期待这次见面。两人分开的时候,毛岸英还太小,甚至都没有记住毛泽东的模样,对于长时间忙于革命不在家的父亲他的了解都是从别人的口中听到的,即使看到父亲的画像也是自己在苏联的时候了解到的。

毛岸英在飞机上想象着父亲的模样,父亲和自己讲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想着想着激动了起来,不久之后,飞机在延安上方兜了一个圈子,随后降落在了机场上。

毛岸英兴奋的第一个冲出了飞机,看到自己的父亲毛泽东带着一队欢迎的人在跑道两边等着自己,看见毛岸英出来,毛泽东走向了毛岸英。

毛岸英曾经想过可能毛泽东工作繁忙,不会来接自己,如今,看见面前的父亲,毛岸英无法控制自己。

这么多年来在那些照片,画报上的那个人如今就站在自己的面前,毛岸英飞快地跑到毛泽东的面前,毛泽东张开双臂,紧紧拥抱住了毛岸英,两人就这样抱着,好长时间之后才分开。

毛泽东看着面前这个比自己还高的孩子,开口说道:“你长得这么高了”,毛岸英激动地和毛泽东说道:“爸爸,爸爸,我多想你啊!”听着毛岸英的话,毛泽东的眼睛也湿润了回道:“一样的想你啊!”

老年丧子的巨大悲痛,毛泽东强忍住了,他把所有的时间和心血都用在了工作上,所有的人呢都以为,毛泽东对于毛岸英的牺牲已经放下了,直到40年之后,人们才发现毛泽东是如此的思念毛岸英。

年,中央警卫局在整理毛主席的身前遗物时,发现了一个落满灰尘的柜子,这个柜子一直被毛主席好好地保存着,从未打开过,负责人打开了这个柜子,看到了里面放着的东西,湿润了眼睛。

一些叠放整齐的衣物,有衬衣,袜子,毛巾等,还有一顶军帽,这些都是在毛岸英入之后留下的,毛泽东身前从未让人碰过,在毛岸英牺牲的几十年之后,毛主席一直把儿子的这些东西带在身边,珍藏了起来……

1
查看完整版本: 毛岸英去朝鲜之前,向妻子刘思齐交代长嫂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