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与健康密不可分,积极的心态对身体的益处不容忽视。俗话说:“治病三分靠用药,七分靠心态。”这强调了心态在身体健康中的关键作用。心态好的人,身体消耗少,而心态差的人则可能脾胃虚弱,整体身体状况也会受到影响。同时,积极乐观的心态不仅有益于自身,还能对周围的人产生积极的影响。我很赞同这样一句话:不把自己当成病人的人,他就是一个健康的人。中医认为,喜怒哀乐思、惊恐、悲伤等情绪都会影响内脏,因此中医强调心平气和。一个人如果长期提心吊胆,缺乏基本的休息,身体无法恢复,病情就会逐渐恶化。
中医常说“病治有缘人”,意味着医生治疗病人时,病人必须信任医生。如果病人对治疗方案持怀疑态度,那么治疗将难以进行。
在医院中,我们有时需要保持沉默,避免与病人讨论疾病话题。因为不经意间的话语可能会对病人造成伤害,影响他们的心态。
我曾听说过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位外婆被确诊为癌症后,家人为了安慰她,谎称是良性肿瘤,并化疗即可治愈。在接下来的大半年里,外婆心态乐观,能吃能睡,甚至自己去泡澡。然而,在一次吊针时,一个护士无意中透露了她的真实病情。得知真相后,外婆受到了沉重打击,开始焦虑不安,整天想着自己命不久矣。尽管家人再三宽慰,但她的精神状态每况愈下,最终在短短一个多月后离世。这个案例深刻地揭示了心态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我姥爷已经成功切除了恶性肿瘤,而且他已经度过了10多年的癌症康复期。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家人们为了给他信心,甚至编造了国家给予长寿老人的奖励政策。如今,姥爷即将迎来90岁的高龄,他的乐观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令人钦佩。在怀孕期间,我经历了长达三个月的咳嗽困扰。由于轻微的咸味就会触发咳嗽反应,我甚至在菜肴中减少了调味料的使用。然而,医院接受检查后,医生并未找到明确的病因,只是建议尝试抗过敏药物。令人意外的是,在未服用任何药物的情况下,我的咳嗽在第二天就自然痊愈了。
与此同时,我姨妈的癌症诊断经历则截然不同。医院确诊为子宫癌,但家人选择隐瞒病情。尽管表哥坚称这不是癌症,并给予了姨妈抗癌药物,但姨妈在谎言中挣扎了两年后,还是在得知真相后不久离世。这个例子揭示了癌症病人内心的脆弱性,以及在某些情况下,不知情可能比知晓更有利于病人的心理健康。我奶奶在正月初六入院时精神矍铄,但当门诊男医生直言其病情已至晚期且无法救治时,她当晚便陷入昏迷,言语不清,最终在正月十五前离世。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与癌症患者打交道的肿瘤科医生,在告知病情时,往往忽视病人的感受。并非每位病人都能坦然面对生死,因此,我强烈谴责这种不体恤病人感受的行医方式。
有些病人对医生的诊断言听计从,一旦医生表示无碍,他们便信心倍增。然而,对于这类病人,我们既不能向其透露实情,也不能让周围人知晓,治疗与隐瞒需并行,以保持其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病情。
我村有位老太太被诊断为癌症,原本预计生存期仅有一两年。但家人和医生选择隐瞒真相,告诉她只是小毛病。然而,三个月后,她的小儿子酒后失言,揭露了真相。老太太因此精神萎靡,不到一个月便离世。
同样地,我妈妈好友的母亲在肺癌晚期住院时,家人选择隐瞒病情。她每日如常,甚至外出逛街、跳广场舞。然而,当她自己察觉并询问主治医生时,得知真相的她瞬间崩溃,身体每况愈下,最终在一个月后离世。我同事闺蜜的妈妈,在地里干活时得知镇上组织免费体检,便积极参与。然而,镇医院医生的体检结果让她身体出现问题,医院进一步检查。县医院检查结果显示疑似乳腺癌,于是医院接受全面检查,最终确诊为乳腺癌。
面对这一沉重打击,同事闺蜜的妈妈无法承受,仅过了一个多星期便离世。这让我们思考,是否有些人更适合在无知中度过,一旦得知自己的病情,便会陷入绝望。
相比之下,我爷爷在年轻时也患有结肠癌,但经过手术后,一位院长告诉他身体已经恢复,可以像以前一样生活。我爷爷在院长的鼓励下,误以为自己已经痊愈,甚至在刀口未拆线的情况下就去提水,结果导致伤口再次崩裂。然而,他竟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活了40年,直到前年因新冠感染离世,享年92岁。
我妈妈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她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后,医生建议保守治疗。为了安慰她,我告诉她病情是早期,只需化疗即可治愈。妈妈信以为真,积极配合治疗,一年多来身体状况良好。然而,当耐药性出现后,需要更换昂贵的进口药物,妈妈在得知费用后身体迅速衰弱,最终在治疗不到3个月后离世。这再次印证了癌症与病人心态的紧密关系。
有人曾提出癌症是个伪命题的观点。科学家在遗体解剖中发现,许多老年人患有多种癌症多年,但最终并非死于癌症,而是自然老死。这也说明人类可以与许多癌症共存很长时间。因此,许多人认为不治疗可能比治疗更有利于延长寿命。之前在生物课上,老师曾讲解过癌细胞的特性。癌细胞是人体自身细胞发生变异后的产物,它们能够无限复制,而自身的免疫系统却无法识别。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现细胞变异癌化的情况,但很多时候,医院体检,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那些已经出现明显症状的癌症患者,往往已经进入了中晚期。然而,只要癌症尚未扩散,就有很大的治愈可能。治疗的关键在于病人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至关重要。
曾经,我走路时小腿肿胀不适,自我怀疑是静脉曲张。在网上搜索症状后,我发现自己的情况与静脉曲张高度吻合,于是购买了弹力袜尝试穿着。虽然穿着时感觉稍好,但一旦停止穿着,症状又会出现。医院就诊,医生也诊断为静脉曲张。然而,在我医院进一步检查时,医生却告诉我并非静脉曲张。自那以后,我放下了心中的包袱,小腿肿胀的问题也自然消失了。
后来我意识到,每当穿高跟鞋时,小腿就会肿胀。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现在一律选择穿平跟鞋,这样再也没有任何不适感了。
对于癌症的发现和治疗,我持谨慎态度。有时,病人并不知道自己的真实病情,可能反而能更好地应对治疗和生活。就像我的父亲,在得知可能的肺癌诊断后,我选择让他保持未知状态。虽然过去了6年,但他仍然健康地生活着。
对于癌症病人来说,有时候隐瞒病情是必要的。因为大多数人内心深处对癌症仍抱有恐惧感。例如,我母亲在接受肠癌治疗时,我告诉她只是阑尾炎手术。虽然她与病房里的病人聊天时提到了化疗的困难,但她并不知道自己正在接受化疗。这种隐瞒并非出于恶意,而是出于对病人心理的考虑。
总的来说,癌症与病人的心态紧密相关。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至关重要。同时,对于癌症病人的治疗和护理,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癌症并非不可治愈,其根源在于人体自我控制机制的失灵,导致产生了异常细胞——癌细胞。要有效缓解癌症,关键在于强化身体的自我控制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提升这一能力。事实上,许多疾病的恢复,主要依赖于身体自身的修复能力,而非单纯依赖药物或治疗手段。为什么许多癌症病人在未知病情时能如常生活,而一旦得知实情便迅速衰败?这背后的原因,简而言之,就是心态的差异。当得知自己身患绝症时,很少有人能保持从容不迫的心态。这种心态的转变往往导致食欲减退、夜不能寐,思想负担沉重,最终身体难以支撑。然而,若能调整好心态,配合适当的治疗,无疑会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