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第一章中国重症医学之前瞻
TUhjnbcbe - 2025/4/29 16:59:00
医院

记述中国重症医学之萌芽,不能不说医院。

说医院ICU,不能不讲外科主任曾宪九。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后的年,凭籍对学科发展方向的敏锐洞察力,曾宪九教授委派自已的得意弟子陈德昌赴法国巴黎,系统学习重症医学的相关知识与技术。年,留学回国的陈德昌从一张床位开始,在医院成立了外科重症监护室(IntensiveCareUnit,ICU)。这是依据现代重症医学理念建立的国内第一个ICU,已为国内医学界所公认。2年后,发展到7张床位的医院外科ICU,由曾宪九正式命名为“加强医疗科”。

“协和医魂”曾宪九

曾宪九教授

曾宪九教授,年生于湖北武昌,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留校任外科医师。年~医院任职,后回协和医学院工作,历任住院医师、讲师、副教授、教授。年任中国协和医学院外科主任、中华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外科杂志》总编辑。

50年代,他提出防止肠侧侧吻合术后综合证的手术方法,在临床上得到推广;60年代,他开始研究创伤后体液和代谢反应,掌握了国际上先进的重水稀释灌滴测定法和放射性核素红细胞量测定法;70年代初,他首先在临床上开展胃肠外营养的研究,稍后又研究创伤及外科感染病人的代谢和营养支持。医院多科系参加的胰腺疾病研究组,开展胰岛B细胞瘤、胰头瘤的综合研究。

曾宪九矢志不渝,挑选基本外科中最具挑战性的胰腺外科,进行了几十年艰苦探索研究,成就让国际同行钦佩。在他的领导下,医院在国内率先创办了肠外肠内营养、重症医学科、血管外科等新兴学科。他主编的《临床外科手册》和《外科护理学》是当时国内外科医师开展临床工作的重要指导手册。

关于曾宪九,有几则故事广为流传一一

中美建交功臣

年7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为次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做前期准备,秘密来到中国。随行的美国纽约时报副社长赖斯顿先生因急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炎发作,于17日下午医院(年至年底医院的院名)第二门诊(后来的外宾医疗科)。

总理办公室非常重视,委派医科院吴阶平、外交部新闻司负责同志来院。经全院专家会诊,决定当晚手术,手术大夫为吴蔚然、曾宪九、朱预。手术非常成功,但术后患者出现血尿。

小小阑尾手术的成败关乎国家形象,总理办公室多次来电询问。问题没解决,曾宪九主任不回家,彻夜到图书馆查阅国外文献,最终找到相关线索。原来国外有研究发现青霉素可致血尿。曾主任果断撤药,一日后患者血尿消失,即日康复出院。协和因为在这一重大外交活动中之出色表现,受到周恩来总理表扬。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一章中国重症医学之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