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碌碌奔波几十年,总觉得到老了就可以享受生活了。可是你没有预见到,人到老年也会有很多难事。比如说失去伴侣,身患疾病,甚至卧病在床不能自理。
人最难的其实不是没钱没权,而是卧病在床时那份无奈心酸和委屈。今天要说的这三位老人为了生存,卧病在床时选择这三种养老方式,或许可以借鉴一下。
孙阿姨,83岁,由儿媳妇照顾,每月给儿媳妇元。
孙阿姨今年83岁了,老伴十几年前就去世了。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虽然都在本地生活,但是平时都太忙了,所以一年也见不上几面。
孙阿姨总说老伴有福气,当初生病时都是孙阿姨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如今孙阿姨卧病在床了,由谁照顾就成了难题。孙阿姨其实觉得由谁照顾,都不如由老伴照顾踏实,可是没办法,谁让老伴先她而去了呢。
最后通过商议,照顾孙阿姨的任务交给了大儿媳妇。因为其他儿女都还没有退休,大儿媳妇退休了,也不用照顾自己的孩子,所以任务就交给了她,不过每月要给大儿媳妇元。这钱小儿子和女儿一人,孙阿姨自己出。
自己的亲人照顾起来还是比较仔细的,可是时间久了也会有麻烦事。比如小儿子和女儿觉得自己出钱了,所以也就不怎么来照看了,大儿媳妇觉得元照顾孙阿姨自己并没有占便宜,反而觉得付出的多还不落好,心情不好,自然对孙阿姨态度也会有变化。
孙阿姨也没有办法,谁让自己不想去养老院呢?自己委屈点没事,就怕儿女们时间久了闹矛盾。所以她私下里总是说小儿子和女儿多帮帮大儿媳妇,有时还会给大儿媳妇多一点钱,希望大儿媳妇心里能平衡一点,这样家里也会和睦一些。
刘叔叔,72岁,在养老院生活,房子出租的费用交给养老院。
刘叔叔年轻时自己做点小本生意,人到老年也没有休息,一直是靠打零工生活。后来老伴去世了,他一个人生活得很孤独,没过几年,也因为疾病卧床不起了。
生活不能自理了,面对的难题就是由谁来照顾。刘叔叔有一儿一女,女儿远嫁外地,不可能天天来照顾他。儿子生活在本地,可是工作忙,也不可能天天陪着他。没办法,最后只能把刘叔叔送到了养老院。
养老院每月收费四千多元,刘叔叔没有退休金,只能把房子出租了,用房租来交这个费用。
在养老院生活虽然不如在家里随意自在,但是对于刘叔叔的情况也算是最好的办法了。
刘叔叔有专人的看护,看护每天都会帮他喂饭,打扫卫生。有时看护也偷懒不好好照顾,但是起码比刘叔叔自己卧床在家强多了。再说这里也有很多老年人,大家没事了也来房间里看望刘叔叔,一起说说笑笑,刘叔叔感觉挺不错的。
杜阿姨,65岁,和邻居抱团取暖,互相照顾。
杜阿姨的方式比较新颖,那就是和邻居抱团取暖。杜阿姨老伴去世后,儿女们都要接她一起生活,但是杜阿姨去外地不熟悉,愿意自己生活。
儿女们担心她一个人生活孤独,不过杜阿姨却有自己的办法。她每天都和几个姐妹去跳广场舞锻炼身体,大家相处的和亲姐妹一样。
杜阿姨和邻居徐阿姨关系最好,两人还成了“帮扶朋友”。这不去年徐阿姨做手术卧床了一个多月时间,杜阿姨忙前忙后地照顾徐阿姨,医院的事情,还会每天煲汤照顾徐阿姨。
前两天,杜阿姨因为阑尾炎做了切除手术。儿女们照顾了几天,就又去工作了。
邻居徐阿姨就成了杜阿姨的专职陪护,那照顾得尽心尽力,没多久杜阿姨就恢复了。如今两姐妹关系越来越好,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关系却比亲姐妹还要亲。
三位老人的方式,各有各的好处,不能说哪种方式更好,只能说适合自己情况的就好。
人到老年不容易,只有真的卧病在床时才能体会那份孤独委屈和无助。我们不能阻止这份孤独的到来,但是我们却能够提前做好规划,以至于真的有那么一天到来时,不会手忙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