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方
主治:阑尾炎。
取穴:阑尾穴。
穴位:在足三里穴下二寸处。
手法:用毫针直刺二至三寸,提插捻转使之得气;采用泻法,留针20分钟。间运针3次。每日针一次。
按:针刺阑尾穴治疗阑尾炎,针刺时机越早越好,刺激强度与针感很关键。
第二方
主治:阑尾炎腹痛。
取穴:止痛穴。
穴位:在手背第三、四掌骨间中后1/3凹陷处。
手法:用毫针针尖向前臂方向斜刺,进针深六至八分,待针感向上臂或手指方向放射时,留针20分钟。
第三方
主治:阑尾炎。
取穴:带汇穴。
穴位:在髂骨后上缘上三分,骶棘肌外缘旁开三分。
手法:取右侧带汇穴,病人左侧卧位,双髋和双膝自由屈曲。进针一寸半至二寸,视胖瘦而定。炎症明显者用强刺激,泻法;控制后用中等刺激,平补平泻;好转后可用中等刺激,补法。一般留针10~15分钟。留针时,间断捻转。右下腹严重绞痛者,留针时间可延长。每日1~4针,视病情轻重而定,痊愈后,继续针刺二天以巩固疗效。
按:本方来自《全国医药卫生科研资料选编》。对急性阑尾炎的单纯型、蜂窝织炎型疗效较好,慢性阑尾炎也可用。但在6~8小时内经过2~3次针刺治疗后疼痛不减轻,腹部体征更明显,体温有升高趋势者,应考虑改用手术治疗。
版权声明
本文由北京普华永昌经舍书屋摘录自《一针一穴的妙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校对:单老师、图片来自网络
投稿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