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呢,我们就来揭晓上一次发布的病例:
病史(下拉有内容??)
现病史:
患者,男,38岁,右下腹痛一天,为锐痛,阵发性加重,伴恶心,无向他处放射,无发热,无呕吐,无腹胀,无腰酸背痛,无肉眼血尿,无黑便。
查体:
右下腹腹肌稍紧张,伴压痛,反跳痛,以麦氏点为甚。
检验结果:
血象升高,以白细胞为主。
右下腹扫查情况:压痛,反跳痛明显处可见一包块回声。
腹部探头可见:
浅表探头可见:
当时是深夜急诊来的一个中青年男性,扫查的时候,右下腹压痛及反跳痛明显,白细胞升高,结合病史,一下子就想到了阑尾炎,可是当时一直有个疑虑,那就是无法确切获得“阑尾的横断面”,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可是说不上来,后来觉得会不会是化脓性阑尾炎被大网膜包裹形成包块,才导致无法确切辨认阑尾的结构,最后保守一点,诊断为“考虑阑尾炎可能。”最终临床以“腹痛查因:急性阑尾炎?”进行手术探查。
手术记录:
探查腹腔见右侧髂窝,盆腔,右侧结肠旁沟少量血性液体,大网膜扭转缺血坏死,阑尾无炎症,诊断为大网膜扭转坏死,行大网膜切除术。
查阅资料发现,大网膜扭转虽然很少见,可是很大概率会被误诊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特别是发生在右下腹的时候。
综合整理总结:
大网膜扭转是一种罕见的急腹症,多发生在30-50岁之间,以男性较为多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与大网膜发育异常相关,继发性与腹腔内肿物,炎症,粘连,腹腔手术史相关,一部分患者合并腹股沟疝;继发性较原发性更为常见。
大网膜扭转容易误诊为急性来阑尾炎的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临床症状相似:
大网膜扭转突发脐周或全腹持续性绞痛,之后大多局限于右侧腹部,且通常局限于右下腹,脐部或全腹部疼痛可逐渐缓解或消失。似“转移性右下腹痛”,可有恶心呕吐。
急性阑尾炎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最初为剑突下疼痛,数小时后疼痛转移至脐周,最后固定于右下腹,炎症累计腹膜炎时可出现腹膜炎症状,常伴有恶心呕吐。
2:体格检查相似:
大网膜扭转右下腹压痛,反跳痛,白细胞升高。
急性阑尾炎右下腹压痛,反跳痛,白细胞升高。
3,对于该病认识不足:
大网膜扭转该病罕见,大部分医生在临床上很少机会能遇到,凭借临床症状相似,体格检查相似,影像学检查发现异常包块,容易惯性思维误诊为急性阑尾炎。
而就超声而言,大网膜扭转坏死形成的局限性包块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大网膜包裹形成的包块是很难鉴别的,仔细辨认包块内是否有阑尾结构回声,该包块是否与回盲部相延续,对于鉴别有一定的帮助。
之后小编又遇到了一例相似的病例,右侧腹中部压痛,反跳痛,白细胞升高,并且具有两次腹腔手术操作史,超声图像当时也是越看越与此次病例相似,于是把阑尾炎作为第一诊断,大网膜扭转作为第二诊断,最终病理结果为“化脓性阑尾炎”??,所以捏,诊断的思维还是要以考虑常见病,多发病为首要,少见病,罕见病要能想到,顾及到,但切不可“迷”,毕竟相由心生,“情人眼里出西施”,越看越像这东西有时候也可以出现的。这个新病例还没有整理出来,以后有机会,再放上来大家一起“欣赏”一番。
最后很遗憾,参加竞答的亲们没有考虑大网膜扭转的,不过,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考虑阑尾炎的人数最为多,也有考虑迈克尔憩室炎,肠脂垂炎,克罗恩病,肠梗阻的等等,感谢亲们的支持,也让这个病例更加精彩和丰满,这些方面的思路,如果有空细细“品尝”,又定是一部“大片”。
扫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