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故事-
袁圆一时语塞。虽然小马哥没有说过评优的话,但从以往接触来看,他的确给自己承诺了非常多又无意义的空头支票。这些富丽堂皇的表扬,除了给她编造了一个努力上进的幻想角色之外,没有一点实际用处。”-1-
年春节前夕,袁圆25岁。在父母日复一日“女孩子工作一定要稳定”的思想灌输下,她辞去了原本忙碌且高提成的房地产销售工作,通过正式考试进入到一家国资企业,成为一名“稳定”的会计。
“张阿姨好,我叫袁圆,今后要给你们添麻烦了。”刚入职的袁圆笑得很甜。早听说“一入国企深似海”,这里的人个个比其他公司精10倍。报到前一天,袁圆妈妈千叮咛万嘱咐——要低调,要谦虚。为了给新环境的同事们留下好印象,一进门的袁圆马上主动向对方打招呼,还有模有样地鞠了一躬。
“诶哟,不用这么客气啦,都是互相帮忙。”41岁的张阿姨笑着拍了拍袁圆的肩膀,眼角的细纹越发明显,“小姑娘哪里人啊?有对象了没有?”
袁圆出落得标致,读书时介绍对象的人就不少。坐在张阿姨对面的小马哥闻言抬头,一脸戏谑:“当然本地人了,你没看公告栏的招聘要求啊?咱们现在都写明了‘本地未婚’优先!”
似乎是习惯了对方的玩笑话,张阿姨没好气地瞪了小马哥一眼,熟稔地拉着袁圆的手走到门口一个空位边。“这是我们平时开票的存根和记账凭证,这几天你先把这些熟悉熟悉,按日期顺序从小到大理一遍装订起来。”
顺着张阿姨手指的方向,袁圆看到一张空旷又凌乱的办公桌——整个桌面干干净净,唯独正中央摆着七八摞堆得歪歪扭扭的“小山丘”,每个“小山顶”还积了一层薄薄的灰。张阿姨不容拒绝地递给袁圆一支笔和几张白纸,语气温和地说:“你刚来,也没啥现成的活儿能分给你,先这样做着吧,整理的时候把票据不全的票号记下来,到时候统一联系。”
袁圆此时只有一张大学时期自考的会计初级证,没有财务经验。原本对未知工作有不少思想包袱的她,没想到只是被安排了“理票据”这样的日常小事。她一下子放宽了心,爽快地接下了这活儿。
万万没想到,这一“理”就是好几个月。
-2-
当袁圆花费5天时间全部装订完这八座“大山”时,张阿姨从门后的小仓库里又陆陆续续搬出3个小家电一般大的纸箱。初步估算,这至少是令人望而却步的整整一年的量。由于存放时间太久,里边许多票据都已经残缺不全。按照公司要求,所有缺失的票据要一一联系相关业务人员,确认遗失的,还要统一去报社登报作废。
这事其实没难度,只是积了太久,工作量庞大,光是票据整理就得花好大一番功夫。此时的袁圆已经陆陆续续接手了往来开票、打印支票、付款审核等不少活儿,想要整理完这一年的量,除非每天加班加点的赶工,否则根本不可能一个人完成。望着这三大箱落灰的票据,袁圆终于意识到自己接了一个烫手山芋。
“其实不用这么赶的。”看到小姑娘又一个人留下加班,准备下班的小马哥有意提点了两句。“咱们年检一般得下半年才开始,你看情况,平时有时间理一两本就行了,用不着这么‘拼’。”
“可是每天只理一两本,到下半年也来不及啊。”袁圆不是没算过这笔账,要不是时间不够,她也不愿意总是为了这个烂摊子留下加班。
“不会来不及的。”听出袁圆的顾虑,小马哥轻笑出声,“这工作上的事啊,得挑着慢慢做。你听我的,今天早点回家吧。”
-3-
事实和小马哥预测得一样,下半年的票据年检的确“来得及”。
那天傍晚,袁圆按照小马哥的建议准时下班了。今后的每天,她也只是抽空理一两本票据,有多余的时间也不会再在这事上多花功夫。临近年检,领导眼看着纸箱的票据还剩那么多,就让原本就熟悉这份工作的张阿姨一起帮着袁圆整理装订。两个人的效率远超一个人的“磨洋工”。没几天,3大箱全部整理完了。
顺利躲过“接盘侠”一劫,袁圆心里十分得意。她很感激小马哥的提点,趁张阿姨提前溜下班的空档,偷偷点了杯星巴克放在他的桌上。小马哥吧唧着嘴咬着纸质吸管,一脸得意地给袁圆继续“上课”:“这工作嘛,是要讲究技巧的,你以后跟着我多学着点,不能一概而论的按顺序做,知道了吗!”
袁圆点点头,暗自记下这个“职场窍门”,对小马哥的职场“天赋”越发崇拜。
从那以后,袁圆每天紧跟着小马哥的步伐。为了多学一点东西“站稳脚跟”,在小马哥的建议下,那些原本只要小马哥参加的工资、经费报销、月报表等例会,袁圆也都会跟着一起去。偶尔小马哥来不及做的,她也能帮衬一二。这一来二去,袁圆还收获了不少其他公司的人脉关系。每当家人问起新公司的近况,她总是得意洋洋地扬起高傲的小下巴:“还行还行,毕竟我有高人相助。”
带着这点沾沾自喜,袁圆的工作效率越来越快。临近年关,财务室的任务明显加重,而小马哥随之转给她的事情也越来越繁重。当袁圆又一次晚上9点踏出公司大门时,门口的保安老刘笑着和她打了招呼。
“袁会计又加班了啊,年底工作很忙吧?”老刘一边说着,一边从抽屉掏出一只洗净的苹果递给袁圆。“我还是头一回见到公司里有财务加班咧!给!这是自家种的果子,没农药,你回家路上拿去垫垫饥吧。”
老刘是公司领导的远房亲戚,60多岁,早过了退休的年纪。原本到去年年底就该换个新人上来,但公司上下对他的为人一致好评,领导也就默许他接着做了下去。袁圆捧着苹果,若有所思地走在去往地铁站的路上。
回想着最近家里时不时对自己新工作情况的试探,她开始意识到自己近阶段不同寻常的忙碌,决定找个机会和小马哥谈一谈。
-4-
“小马哥,这份报表我实在来不及了,你能帮我看看吗?”袁圆拿着材料站在一边,盯着对方的侧脸,率先打破了这份已经僵持了5分钟的沉默。
“嗯?什么意思?”小马哥皱了皱眉,仿佛才发现旁边有人似的,接过材料随手翻了翻,“袁圆啊,你来我们财务室后一直表现不错,领导也都看在眼里。现在好好地怎么就说来不及了呢?”
猝不及防被表扬的袁圆突然有些不好意思,她犹犹豫豫地小心措辞:“因为我最近一直加班嘛,家里也希望我别总回家这么晚……”
“哈哈,你老实说,这是你自己的意思吧?”小马哥笑着站起来拍了拍袁圆的肩膀,一脸“过来人,我都懂”的神情,把材料又递了回去,“年轻人就要多承担些,你现在不多学点,等年纪大了想学也力不从心啊。过几天咱们有个科室聚餐,到时我和领导多提提你。你可是我们特地招聘来的高材生啊,目前先听话好好干着吧。”
望着对方真挚的神情,袁圆迟疑地点了点头,小马哥猜的很准,家里的确不知道这件事。不想加班是她自己的主意。袁圆了解到,和她同一批次进公司的人中,她是加班最厉害的,而她还是唯一一个非业务部门的人——通常情况下,公司只有一线业务部门才有加班的可能,而像财务室这样的后勤部门,迟到早退是常有的事。
为了让袁圆更安心加班,小马哥当天就向部门领导申请了周末加班餐费报销的福利。虽然限额30,但也算是公司的一点心意。望着手里的空白报销单,袁圆无奈地叹了口气,只能沉默地接受了继续加班的现实。
但她不知道的是,这次让步不仅没有换来同事与领导的理解,却差点让她丧了命。
-5-
既然沟通无果,袁圆只能硬着头皮接着干下去。尽管心里对那些褒奖和特殊福利存有疑惑,她还是选择不去细想——也许小马哥说的对,不趁着年轻的时候多学点,以后的日子更不好混了。
“您好,您的外卖到了,请来门口拿一下。”“谢谢小哥,你放门卫室吧。”
反正要加班,报销福利不能白白浪费。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经费的限制,30块钱往往只够她点个主食,算上包装费、运费、准时宝,如果赶上下雨天可能还得自己再贴点儿。
袁圆不想在连续加班的“惨淡”上再增加一个自掏腰包的“雪上加霜”。为此,她在APP上搜罗了几家“好吃又不贵”的外卖小店。几个周末下来,袁圆连吃了好几顿麻辣烫、过桥米线、炒饭炒面这些快餐。对于从小家里不让在外面随便吃饭的她来说,这些重口味的速食既方便又好吃,还不用收拾洗碗,是她平时在家享受不到的“新鲜”。
“袁会计,这些外卖的油不干净,你可少吃点哟!”随着袁圆加班次数越来越频繁,点外卖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看到小姑娘又来取外卖,门卫室的老刘忍不住劝了几句。
袁圆知道这些外卖不干净,应该尽量避免。但她觉得自己年轻体质好,这么多人天天吃都没事,她不过一个月难得的多吃几回,肯定也没有问题。
正当袁圆洋洋得意的以为自己终于在公司稳定下来时,现实狠狠地给了她一巴掌。
-6-
从上周六开始,袁圆的肠胃就出了问题,不是拉肚子,就是胃胀不消化。医院做个检查却请不出假,只能自己随便吃些药拖着缓解一下。好不容易这几天好些了,没想到临近开会突然又疼起来了。
“薇薇,你帮我和王经理请个假吧。”
请个会议假容易,请个病假却难上加难。不明原因的肠胃病不仅折磨着袁圆的身心,对她的工作效率也产生了不少影响。考虑再三,为了让家人和自己安心,袁圆打算把手头工作先放一放,去医院做个全面检查。小马哥却提出了反对意见。
“不是,你这假请的没必要啊!”小马哥放下茶杯,若有所思的开始给袁圆“上思想课”,“你想想,咱们请假都是扣钱的,你这检查出来没病没痛的,不是白白浪费了今年的全勤补贴吗?再说了,上头区里刚布置了任务,要在月底前调整完所有职员的公积金缴费基数,咱公司多号人,你这一走,回头来加班的不还是你吗?”
听到又要加班,袁圆的心往下一沉,下意识对加班的抵触医院这件事觉得更加麻烦。心细的小马哥看出对方动摇的心思,继续给她灌输“奉献”精神:“要我说啊,你肯定是晚上睡觉着凉了,或者吃坏了肚子不消化。你们年轻人抵抗力强,这小病小痛的,过几天自己就好了,其实医院,对吧?”
对方分析得头头是道,袁圆叹着气点了点头。没办法,现在正值公司最忙的时候,如果为了体检又是扣钱又是加班,那她宁可自己熬着——她想,反正自己还年轻,不可能有什么大病,就算真有什么,吃点药早点睡也就好差不多了。为了一个“可能”存在的肠胃病牺牲这么多,袁圆觉得不值。
自那天后,袁圆又一次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多人的基数换算工作量庞大,为了完成任务,她又成了全科室最晚回家的人。也许是注意力的转移,叫嚣小了半个月的肠胃竟然好转了不少。她以为是自己年轻的抵抗力战胜了病魔,对请假体检这件事也渐渐不再那么坚持。
但是她忘了,由于长期不间断的加班负荷,高压无休的她,免疫系统早就不比同龄的年轻人了。
-7-
一个星期后的凌晨,熟睡中的袁圆突然被一阵强烈的胃绞痛惊醒,全身直冒冷汗。家人医院的急诊室。惨白的白炽灯下,袁圆的脸上毫无血色,医生眯着眼仔细观察着刚拍的CT片子,眉头越皱越紧。
“等不了了,急性阑尾,马上安排手术切除。”医生当机立断的下达住院指令,催促着身边的实习生抓紧去办手续。一旁陪护的家人看到这紧急的阵仗,有些慌了神:“您是不是弄错了?我们圆圆才做过单位体检,疼得是胃,不可能是什么阑尾炎呀!”
“这里都泛白了,怎么不是?!一看就是饮食作息不规律累出来的!我说严重点,你们再像之前那样拖下去,穿孔丧命都是有可能的!”医生的脸色铁青,戴着白色橡胶手套的手指来回戳着CT片上明显泛白的一处,一脸不容拒绝,“你们已经耽误不少日子了!人命关天!马上动手术,不能等了!”
在医生的强烈坚持下,家人不再怀疑被误诊的可能性。几分钟后,袁圆被护工抬上推往手术室的病床。也许是被疼痛麻木了知觉,她仰面望着天花板上不断向后退的白色灯管,脑海里一片空白——“我怎么突然就得阑尾炎了呢?”“年轻人不都这么加班熬过来的吗?”“我怎么会把自己累到进手术室呢?”“我究竟是怎么了?”
医院走廊空空荡荡,没有人能解答袁圆的疑问。
病床被缓缓推进手术室,手术门即将合上的一刹那,袁圆突然想起两年前的自己刚进公司时,为了解决帮张阿姨理票据的问题,小马哥给她上了职场第一堂课:“这工作上的事啊,是要讲究技巧的,得挑着慢慢做。”
-8-
“小天真,你可真好忽悠呢。”小耿是一位身经百战的职场HR,知道袁圆的遭遇后,医院来给好友做思想开导工作。看着袁圆不服输的较真劲儿,小耿剥了片橘子塞进她的嘴里,成功地发现对方也被酸得龇牙咧嘴,得意地笑道,“要我说啊,这位马会计肯定从前也被压榨了不少日子,听说有新人来的消息,这一步一步早就计划好了,就等着你这个小傻子乖乖往下跳呢!”
“不会吧,这种事情我就在电视剧里才看到过。”精心调养了一周,渐渐想开的袁圆气色也好了不少。对于职场关系,她也调整好了心态重新审视这件事情。
“电视来源于生活。说你傻,你还真以为公司是你家啊?”看着对方天真的表情,小耿决定给好友好好上一课,“呐,咱们先这么分析啊,这位马会计先计划着替你解一次围,卸下你的防备,表面上是帮你解决了麻烦,实际上呢?你和张阿姨的关系从那之后一直不怎么样吧?”
袁圆回想了下这两年和张阿姨的关系,意外的发现身处同一个办公室的她们,几乎没有单独有什么交际。看着手背上的滞留针胶带,她不由对小马哥传授的“职场经”起了怀疑。
“其实这些操作起来很简单,只要激发出你这个小年轻要‘多学习、多拼搏’的心理,然后一点一点的分配一些非技术层面的琐碎小工作过去。这种活儿往往没难度,谁都能做,你一定还乐呵呵地觉得工作很有成就感吧。”小耿嗦了口奶茶,探出脑袋调侃地问道,“哎,他是不是还给你画过大饼?就是承诺‘给你年底评优啊’‘说你年轻有为啊’之类的那种假大空表扬话?”
袁圆一时语塞。虽然小马哥没有说过评优的话,但从以往接触来看,他的确给自己承诺了非常多又无意义的空头支票。这些富丽堂皇的表扬,除了给她编造了一个努力上进的幻想角色之外,没有一点实际用处。
“那我该怎么办呢?”面对职场陷阱,袁圆第一次觉得公司是一个让她恐惧的地方。“我辞职换个公司会不会好一点?”
“小傻瓜,当然不会,没有必要。”小耿吃完手中最后一片橘子,给对方掖了掖被角,“每个公司都是一样的。只要有职场,就一定存在利益关系。而你要做的,就是成为一个有底线的职场人。多接触接触张阿姨,建立好你自己的办公室关系;不要做‘老好人’随便接活,推不掉的找直属领导确认,不要自己去争执;实在推不掉的,也不要加班,记住,你的加班一定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不是别人的。”
“最后一点,不要抱怨。你这次回去后,千万不要苦大仇深地摆出受害者的模样,这样只会满足八卦看戏群众的吃瓜心理,让你更容易成为职场霸陵的对象。”讲到这里,小耿望着袁圆苍白的脸颊,不由放轻了语调,“工作只是你生活的一小部分,袁圆,你的身边还有许多重要的人和事。多出去走走吧,看看这个世界。等你回来,你就明白该怎么回应这些人了。”
注: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END-
作者
CC,青年作者。
题图
《亲爱的自己》剧照
Aboutus
主编:鹿|本期编辑:流星雨
Contactus
投稿/商务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