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内经75集全(视频)
?艾灸常用种症状大全
?常见疾病——健康小妙方
?中老年养身保健手册
五个叶子商城
足跟痛是现代很多人都会出现的烦恼,特别是久站人群,比如银行人员、教师、销售人员等。
足跟痛具体症状
1、脚尖朝上脚后跟向下用力时,里面有针刺感觉;
2、足跟外表皮红肿,用手碰触发热;
3、长途步行后疼痛加重,走路时踩在石块上或下楼梯时,足部用力过猛会引起剧烈疼痛;
4、足跟中央有一个压痛点,用手指触压疼痛剧烈。严重者每走一步都疼痛剧烈。
足跟痛就是骨刺引起的吗?
跟骨骨刺症状为足跟压痛,走路时脚跟不敢用力,有石硌、针刺的感觉,多与足跟长时间负重和磨损有关,一般在X线片可见增生,当足跟关节出现磨损、破坏后,人体自身会进行自我修复,硬化与增长,从而形成足跟骨刺,它是一种自然的老化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骨刺较大时还可摸到骨性隆起,跟骨骨刺不是跟痛症的常见病因,只是一个X线片表现。
脚上长骨刺可有症状亦可无症状,单纯的跟骨骨刺并不能引起疼痛,只有当骨刺方向与着力点成斜角时,或当骨刺合并了无菌性炎症刺激了局部的神经,甚至影响到跟骨的负重时,才会出现足跟痛。
而且临床发现,跟痛症病人疼痛的程度与骨刺的大小不成正比。
如要确定是否骨刺,需拍片确诊。
中医怎么看足跟痛?
中医学认为,足跟痛多属肝肾阴虚、痰湿、血热等因所致。
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便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
足跟痛,艾灸能制伏
艾灸治疗的原则是温经散寒,疏通经络,化瘀止痛,施用艾条温和灸治之。
用艾灸的方法调理足跟痛非常有效,因为艾灸是补充肾阳最好的方法。
艾灸穴位建议:
阿是穴,即疼痛点、患处。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作用:清热生气、下肢厥冷、内踝肿痛、下肢瘫痪、足跟痛、腰肌劳损。
定位:在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作用:寒则补之,热则泻之。下肢痿痹、足跗痛。
定位: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作用:缓解治疗腰痛、怕冷症、肩背拘急、脚跟肿痛等。
定位:在足外侧部,外踝后下方,昆仑穴直下,跟骨外侧,赤白肉际处。作用:缓解治疗脚气、足跟痛、腰痛、下肢痿痹、膝关节炎、踝关节炎等。
定位: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艾灸肾俞穴,能提升肾脏功能的血容量,改进肾功能,保养好先天之本,激起先天性潜力,充足身体活力,推动身体造血功能和身体排*功能,去除病苦、健康养生。
艾灸方法:
患者取仰卧舒适体位,选用纯艾条点燃后,以阿是穴为中心,做回旋灸,使足底皮肤有温热感而不灼痛,每次每穴15分钟,每天1次,治疗3周。
艾灸治疗跟痛症是一种无创、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远期疗效更佳,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艾灸后:
1、注意足后跟局部的保暖,避免接触湿冷的环境,足后跟的锻炼和适当的按摩有利于足跟局部经络气血的运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和防治。
2、同时,建议配合艾叶泡脚熏洗!
3、患者平时外出时可穿厚底平跟鞋,在鞋内加垫一层厚垫子,也可用足跟垫,平时行走应避免劳累过度,每天坚持灸疗配合足部自我按摩。
精选五个叶子蕲艾产品购买↓↓↓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
⊙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