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云涛
责编
飘飘花语
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就是妈妈的呼唤,世界上最好吃的饭菜,还是妈妈的味道!
今天是双休日,退休后难得和在岗工作的几个同事聚聚。突然妹夫来哥呀,医院呢,云婷阑尾炎要手术,妈自己在家哪.....。我一边听着电话一边心里嘀咕着,母亲都已经94岁啦,虽说是精神矍铄,一切都能生活自理,但身边不可没人照顾啊!我只问了一句话:医疗费用够吗?当妹夫回答说费用没问题,俩儿子、医院啦。我放心地撂下电话,就急急开车赶往30多公里乡下的妹妹家,想把母亲接家里住。
五十多分钟后,当我下车走进院子,从窗外就看见了母亲盘腿坐在炕上,一边喝着茶水一边抽着烟隔窗张望呢!此时此刻,我一路焦急的心情才缓解许多,进屋我就问:妈,中午吃饭没有?母亲说自己热一下剩饭吃过了。她们(指妹妹、妹夫)医院了,不知道你妹妹得啥病了?现在咋样了?母亲焦急地和我说。哎,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我说:“没事了,医院手术哪。”“哦,你咋知道的?过几天就出院吧!现在呀医术好,这都不算啥大病”,听母亲这么一说,我心里坦然多了。看来母亲天天看电视知道很多事情,耳聪目明,一点都没有脱离社会!陪母亲喝着茶水,开始唠嗑。一直从小时候的事情说到现在的变化。母亲说:这国家多好呀,老百姓吃不愁、穿不愁,住的都是砖瓦房,家家有自来水,农民多幸福啊!这日子要是过不好都怪自己懒。还提醒我说:天凉了,要注意保暖,现在的人都长寿,要健健康康地活着就是幸福啊!和母亲唠嗑总有说不完的话。不知不觉已经到下午三点钟左右了。母亲突然问我:你是在这吃晚饭还是回去吃?这时我才想起来,接母亲回家呀!把想法一说,母亲明确表示谁家也不去,原因是妹妹家有二十几只小鸡、几只大鹅要喂养、院子里有大白菜、萝卜等这些菜都没收呢,家里没人看管不行啊孩子。我心里一震,母亲这么大岁数了老传统没有变,心里仍然想的是家务必须操持好的。过去,母亲经常对我们兄弟姊妹们说:过日子离不开节俭、勤劳,对老人应当尊重、孝顺。几十年来,我们兄弟姊妹们从未敢忘记母亲的教诲,实际上也是按母亲要求尽力做的。近些年来,哥哥、姐姐和弟弟都纷纷搬进城里生活了,唯一住在乡下的就属妹妹一家了。可是,母亲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却越来越喜欢住农村啦,我们只好逢年过节和休息日,来看看母亲。也罢,今天还的依母亲,我只能陪母亲住妹妹家。我一说不走,母亲瞬时有些兴奋,是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娘俩一起能长夜说话,可又担心怕我住农村睡不好觉。母亲的想法不无道理,40年前我从农村考学出来工作直到现在退休,除了春节陪母亲住农村外,几乎很少住乡下,确实有些不适应了。
说着话,母亲下地开始进厨房准备做饭。边刷锅边问我想吃啥?妈给你做。妈,吃点简单的吧,我嘴上说着不知不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真应了那句老话:70岁有个妈,80岁有个家。有妈真好!
有心打个下手和母亲一起吃饭,苦于插不上手,我只好乘母亲淘米的时候,我到院子里把柴禾抱屋里了,母亲看见我帮着忙乎就说:哎,我的儿子把柴禾给抱回来了,你快进屋吧,妈啥都不用你帮,一会妈就做好饭了,你肯定愿意吃。母亲毕竟是年纪很大很大了,也有好多年不下厨房的原因,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才把饭做好。热腾腾地端上桌子,母亲端着饭菜还自言自语说,这岁数大了真不中用啊?用这么长时间才把饭做好,我儿子一定是饿了吧!母亲的话语既像是自责又好像是呵护我孩童时的感觉。看着桌子上的饭菜,我的食欲顿时大增。有上一天吃剩的一盘鲫鱼、新烀的土豆,辣椒茉、蒙古咸菜(酸茄子),还有几叶香菜、大葱和白菜叶啥的,新捞的米饭和米汤。这是一桌再简单不过的饭菜,但这可是母亲亲自下厨做的最精致的盛宴。因为母亲知道我最爱吃的是鱼、烀土豆和小时候妈妈腌制的酸茄子。知子莫如母啊!有妈在家就在!
晚饭吃的有滋有味,一口气吃了一碗半米饭和好几个烀土豆。看我吃的如此香甜可口,母亲边吃饭边乐呵呵看着我说:看你吃的香妈这心里可高兴啦,都几十年没吃到妈做的饭了吧?我说:嗯、妈做的饭就是好吃。幸福感油然而生,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流出来!仿佛找到了当年离开家乡之前的感觉,又闻到了妈妈的味道。
感恩母亲伟大!愿天下母亲健康长寿、平安幸福!
.10.18深夜于吉林.松原
作者简介
蒋云涛,男,蒙古族。吉林油田中层干部,高级工程师。一个深深爱着那片黑土地的文学爱好者。美文杂谈meiwenza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