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看病,不少百姓口头禅的第一句话是“看病贵”,现在国家放大招了——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部近日下发《关于印发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全面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通知》提出,年基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未来,推进医疗服务定价方式改革,扩大按病种、按服务单元收费范围,逐步减少按项目收费的数量。以后看病收费将会有怎样的变化?
新模式怎样满足医患双方的诉求现行医疗服务价格无法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仅靠财*又远远不够,于是药品加成、大处方多项检查便成为新的弥补方式。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就是要改变这一局面。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医药价格处副处长朱德*谈到,要按“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要求,确保患者医疗负担总体费用不增加。
朱德*:“医疗服务价格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也就是调整价格时是一升一降。降的是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和检验价格,这部分价格目前还是高的。同时提高例如手术、检查、护理、康复、中医,这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医疗服务价格,确保医药费用总量维持平衡。我们要求调整后的医疗服务价格要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有了这项改革,医院重复检查、开大处方的弊端,同时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在《通知》下发以前,江苏、浙江、安徽、福建、上海、山东等六省市其实已经全面推开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记者在试点省份江苏医院呼吸内科,遇到了一位门儿清的患者张先生。
张先生:医疗价格比青菜的价,对我来说都更敏感。我长期肺气肿,去年我就住了十一次院。你说我这种老病人对什么最敏感,就是对自己的费用。每次回去我都把明细仔细看的。医院药品零差价,斯利华原来五百多,一下子降了一百多,减轻了我很大的负担。另外,B超、CT、检查费也下去了。
取消药品加成、降低检查检验费用,这是所谓的“降”。而对于所谓的“升”,医院呼吸内科的护士们对此感受则更加明显,适当提高护理费等医疗服务价格,就是所谓“升”。
护士:“护理费、诊疗费有一定上升。改革以前我们一级护理就是7块钱,一二三级都是几块钱,现在是28一天,提高我们的劳动价值,提升之后我们幸福指数就比较高了,医院,护士的离职率控制是5%,医院0.3%。”
也许你会担心,改革后会不会由过去的多开药品和检查,变成多开理疗与住院呢?除了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外,推进医疗服务定价方式改革也是重要的一环。《通知》提出,扩大按病种、按服务单元收费范围,逐步减少按项目收费的数量。到年底,城市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实行按病种收费的病种不少于个。国家卫生计生委财务司副司长樊挚敏说:
樊挚敏:“按项目收费,过去的证明一定程度医院医生的逐利行为,而按病种付费、按疾病诊疗分组付费,会逐渐按医院的医疗服务行为。例如阑尾炎是个单病种,但是80岁得和20岁得是有差别的,那么按照疾病诊疗分组,分组后尽管病是相似性,但是治疗程度、技术难度有差别,医院不同等级的医生收费是有差距的。”
《通知》提出,到年,将逐步缩小*府定价范围,结合医院综合改革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实行*府指导价;而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特需医疗服务及其他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个性化需求比较强的医疗服务,则实行市场调节价。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医药价格处副处长朱德*表示,将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监管。
朱德*:“各地加强医疗服务成本监审和价格监测,完善定价过程中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制度,同时强化医药费用控制和价格行为监管,各地要根据本地情况合理确定本地医药费用总量,明确控费指标,依法严肃查处各种乱收费行为。”
央广记者:刘祎辰、车丽
编辑:周文超、张晓君(实习)
来源: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