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我国实施分级诊疗的现状与预设的目标和百姓的期盼,还相去甚远。实践再次启示我们,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必须找准施策着力点、提高治理精准度。
分级诊疗制度是现代医疗服务体系中一项基础性、关键性的重大制度。“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是分级诊疗制度的终极目标,其核心要义是,根据不同医疗服务提供者的比较优势,对不同种类的疾病进行分类诊疗,将有限的医疗资源转化为最大的健康产出的医疗服务分工合作的最佳制度模式。
事实上,分级诊疗在我国医疗体系推行多年,但长期以来,仍处于“有分级”“无分诊”的状态,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分级诊疗。分级诊疗制度的缺失,无疑是医疗服务供给侧的一大缺陷、一大短板、一大弊端。医卫、医药、医保领域中产生的许多矛盾和问题,诸如资源配置失衡、制度性浪费严重、运行效率低下、就医盲目无序、“看病难、看病贵”等等,几乎都与此有关。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继续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