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斯大林妻子的人生悲剧漂亮绝伦,32岁自杀
TUhjnbcbe - 2021/4/12 19:51:00

世上原本是没有婚姻的,文明进步到一定阶段后,人类选择了婚姻制度。

然而,这既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又是人类智慧的考验。

结婚易,但经营好婚姻家庭,却是个比相对论还复杂的难题。

从贩夫走卒到王宫贵胄,所有的婚姻都是相似的——遗憾似乎总是大于美满。

前苏联第一家庭,斯大林和他的夫人娜佳,也曾美好过,但在结婚13年后,以莫大的悲剧结尾:

为抗拒丈夫,32岁的美丽妻子,在自家卧室饮弹自杀。

我们来看看那天晚上发生了什么。

配图

一、死亡当晚

年11月8日,十月革命15周年庆祝活动的第二天,克里姆林宫举行晚宴。

然而,就在这个举国欢庆的宴会上,第一夫人和第一把手,当众发生了正面争吵。

争吵发生的过程和细节,有不同的版本,但大体矛盾焦点一样,梳理一下不外如下:

斯大林由于兴致较高,多喝了几杯,多少有些失态,妻子娜佳发现,他正在与一个贵妇人轻浮地调侃。

发现了妻子,斯大林朝她喊:

“哎,你也喝一杯!”

娜佳生气地说:“我不是你的什么‘哎’!”拒绝了他。

斯大林有些尴尬,酒后情绪不受控制,他坐下开始把面包掐下来,搓成小团,往对面一个贵妇人胸前扔。

那名夫人穿着礼服,胸围有点低,面包团顺着乳沟一个个地掉进了胸围内。

一旁的娜佳再也看不下去了,上前制止了丈夫。

没想到,斯大林一句话没说,把嘴上燃着的烟头一下扔到了妻子脸上。

烟头落进自己的胸围内,现场一片惊诧。

娜佳气得脸色煞白,但她一句话没说,默默地把烟头拿出来,气冲冲地离开了宴会。

另一个夫人兼好友见状,忙追她过去,陪她在外面散步几圈,终于使她平静了下来。

然而,当晚,娜佳发现斯大林未归。

当她打电话询问得知,自己的丈夫在莫斯科郊外别墅里,正与另一名女人睡觉时,她安静地挂了电话。

次日,她的仆人推开她的卧室门发现,她已经躺在了血泊里,身体僵硬。

旁边是一把“瓦尔特”式左轮小手枪,桌子上还有一封给斯大林写的信。

次日的报纸上登载:

“联共中央沉重宣布,11月9日凌晨,我*积极和忠诚的*员,娜佳日达·阿里露耶娃因阑尾炎逝世……”

娜佳死亡油画

二、娜佳其人

娜佳日达·阿里露耶娃,赫鲁晓夫称之为“漂亮绝伦”的苏联第一夫人。

年9月生于巴库,现阿塞拜疆共和国的首都,是斯大林老乡阿里露耶夫的小女儿。

她父母是革命志士,在斯大林受追捕时,数次保护了他,还让他住他们家,待他像儿子一样。

娜佳也是一个意志坚强的革命者。她把斯大林当做革命事业的勇士、英雄,虽然是家中4个孩子中最小的,但她不顾父母的反对,喜欢上了斯大林并执意要嫁给他。

父母不希望她嫁一个生死难料的革命者,况且他们知道斯大林脾气暴躁,不好相处。

年,在莫斯科,40岁的斯大林,在丧偶11年后,与娜佳正式结婚。

斯大林年轻时

当时娜佳才17岁,两人相差23岁。

爱情和革命般的意志,让他们走在了一起。

婚后,娜佳在列宁身边当秘书,成为斯大林的耳目;

之后随斯大林到察里津征集粮食,曾坐装甲列车穿越硝烟弥漫的战场,在内战的前线活动。

内战结束后,她在《真理报》工作,在为斯大林生下一男一女2个孩子后,年,她又到莫斯科工业学院进修学习。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娜佳与斯大林生活产生了裂痕。

娜佳年轻时

其女儿回忆,娜佳坚持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从来不妥协,也是苏联第一个5年计划的热情劳动者,“具有坚强信念的新生活的建设者”。

性格坚强、不妥协,是她的第一个特质。

娜佳第二个特点,是很自律。

她在工业学院上学时,从不暴露自己的身份,也从来不坐专车来上学,而是和大家一起挤公交、排队打饭。

第三个特点,是能力很强。

她和斯大林的家庭,是一个容纳各种人员的大家。

这里居住着斯大林前妻的儿子、前妻的两个姐妹、前妻的哥哥和嫂子,自己的父母、姐姐和丈夫一家、自己的两个哥哥等亲友,以及家庭教师和保姆等一应人马。

然而,就是这样的大家庭,她作为“一把手”,仍然能打理得和和睦睦,毫无违和感,大家都听她的。

斯大林、娜佳等合影

第四个特点,是她不能喝酒。

一喝酒就痉挛,所以她对别人喝酒特别害怕。这也是斯大林当众挑衅她的原因。

第五个特点,是她的家族,有多多少少的神经性疾患。

其女儿回忆,阿里露耶夫家人,为人行事都很有分寸,有些神经质,生性谨慎,十分敏感,容易冲动。

与这5个特点对应,娜佳自杀前,已经深陷与斯大林不可调和的5个矛盾之中。

正是这5个矛盾,导致了她的最终自杀。

三、自杀原因

1,*治异见

娜佳不是因为斯大林帅而爱上他,而是因为他契合了自己家庭追求的革命理想主义,认为嫁给他就是服务革命的最高形式。

当然,斯大林年轻时确实也帅得如同好莱坞影星。

然而,在斯大林当权之后,变得日益残酷、独断专行。

特别是年开始实施的第一个5年计划中,不少人因为农业集体化和城市工业化的强制推行,而被迫害致死。

我国古代是主张女子相夫教子,不问*事的,但这个在革命中成长、组建的家庭不同,娜佳在家庭中是问*的。

当她不苟同于斯大林的路线、而又无力干涉时,就十分愤懑。

尤其是,眼看着自己信赖的布哈林、李可夫等同志,因为路线不同而被斯大林整肃时。

她曾在家中拒绝丈夫邀请她不认可的*治人物造访,并与他大吵大闹。

她在工业学院听到的农民疾苦是生动的,但斯大林说这是右派言论,让她站稳自己的立场。

可以说,*治立场的分歧,是这个家庭分裂的开始,也是夫妻二人灵*深处的裂痕。

娜佳

2,感情不和

爱情这东西似魔*,把两个人深度粘合起来后,又无声无息地逃走,只剩下两张皮囊日日摩擦和仇视。

年,帅气的斯大林和17岁的学生妹娜佳结婚时,毫无疑问,是有强烈的爱情火花的。

但很快二人争吵不断,彼此难以容忍对方的缺点。

尤其是,娜佳有个需要一辈子默默忍受的痛:斯大林好酒。

娜佳不能饮酒,一点也不能,酒精会引起他身体痉挛。每次看到大家喝酒时,她就感到害怕。

斯大林对此不以为然,自己不仅喝酒,还强迫他的儿子喝。娜佳数次制止。

可以说,酒,是夫妻二人不可调和的一大鸿沟。

斯大林毫不让步的背后,是对娜佳涉*的不满。

在斗争中获取权力宝座的人,是不会屈服任何压迫的,斯大林的唯我独尊在家庭中也淋漓尽致。

他称她为“娘们”,如同奴仆一样轻蔑。

这对性格坚强的娜佳来说,同样是不可忍受的。

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家庭如果发生战争,无论谁是胜者,都是一场悲剧。

最好的办法是避免战争。

为此,娜佳隐忍了很久。

3,家庭绝望

绝对的权力引起绝对的腐败。

斯大林情妇众多是自然的。

仅娜佳知道的,就有他的理发师、某苏联演员、某*官之妻。

娜佳漂亮绝伦,风采迷人,比他小23岁,但这一点儿也不是他婚内自律的理由。

当晚,当她打电话到斯大林警卫室,询问斯大林的去向时,一个愚蠢的值班保安老实地说,他与*官“古谢夫”的妻子在一起。

这个“古谢夫”的信息,是年戈尔巴乔夫披露的。但赫鲁晓夫说,当时叫古谢夫的*官有3个,所以确定不了是谁。

不管是谁,相信娜佳一定是心如刀割,万念俱灰。

4,个人疾患

娜佳有精神疾病。

这是事实,但也是夸大其词。

因为是人都有精神疾病,如果生活恬淡,平静祥和,万事勿扰,自然一切疾病难以染身。

娜佳这种生活,即便是再健康的正常人,也久而久之,都会神经衰弱,性格分裂,狂躁易怒。

所以,任何拿精神疾病来诋毁一个人的,其心可诛且无可疑。

32岁就死亡的娜佳,之前确实有很多疾病,其女儿斯维特拉娜说,她有遗传性狂躁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年还因心脏瓣膜问题去德国看过病。

但当她从德国回来时,却发现斯大林在和她大嫂勾勾搭搭。

这病,看起来又白看了。

任何疾病,都是环境滋生的。

5,生活无望

娜佳是个聪明人,她看到这一切无可调和,又无法与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离婚,想逃脱这一切困境,只有找个理由,与他分居。

这可能是最明智、最现实的一种解决家庭问题的方法。

她向斯大林提出,要带孩子到哈尔科夫独自生活一段时间,那里有她姐姐在,如今是乌克兰东部的一个城市。

但斯大林不许。

几年前她曾在一次争吵后,带孩子回了列宁格勒的娘家住,打算一辈子就这样生活下去了。

但不久斯大林就打电话向她承认了错误,她又回到了莫斯科。

现在,她想故伎重演,却没有可能了。

“一切都讨厌死了”“一切都烦恼极了”!死前,她的一位同学来家看她,发现她十分忧郁、脾气也不好。

最糟糕的是,年的那个秋天,是她一个人在莫斯科,她的亲友都恰好不在身边,无人诉说、消解心中郁闷。

娜佳墓碑

四、孤独的身影

以上5种因素,日益叠加,终于在年11月8日晚的宴会上,形成烟头扔脸的冲突,生无可恋的娜佳,留下一封信,永远地逃脱了这个魔咒。

娜佳的死,在当时就议论纷纷,大家都难以相信是阑尾炎。

随着苏联档案的逐渐揭秘,死因才一步步浮出水面。

也许,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发现。

但无论如何,都可以肯定,娜佳是斯大林的悲剧之一。

他虽然讨厌她,恨她,肆意轻视侮辱她,但在她死后他很快发现,她是他身边最亲近的人。

失去了她,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能与他如此亲近了,再也没人能真心与他同甘共苦了。

他的警卫,经常在夜晚护送他一人到妻子的墓地。

在那里,他独自坐在石椅上,望着妻子的墓碑,在黑夜里默默抽着烟斗。

——飞春读传

飞春读传

被加油鼓劲的那个人,正是阁下您

1
查看完整版本: 斯大林妻子的人生悲剧漂亮绝伦,32岁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