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发病率全球排名前三,却可防可控关于肠癌,
TUhjnbcbe - 2021/6/25 14:11:00

近年来,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但您知道吗?如此高发的癌症,其实可防可控,早期发现治愈率非常高。

近年来,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WHO/IARC)发布的《年全球癌症报告》显示,男性结直肠癌发病率排名第三,女性结直肠癌发病率排名第二。

什么原因导致肠癌高发?

在过去,肠癌患者大多集中在中老年群体,但这些年来,30岁以下罹患大肠癌的人群比例逐渐升高。据美国癌症协会(ACS)研究显示,直肠癌的发病率在~年之间翻了一番,20~49岁人群发病率翻了一倍(2.6/10万~5.2/10万)。是什么原因导致肠癌高发呢?01

坐出来的癌症

工作之余,“葛优瘫”是当代很多人喜欢的姿势,但是英国的《国际流行病学杂志》研究发现,久坐的人,患肠癌的风险会增加44%。02

吃出来的癌症

随着生活条件提高,饮食方面高糖高脂食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红肉和加工肉类过多,以及烧烤等不健康的烹饪方式,都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03

吸出来的癌症

烟草中包含多种有*物质,其中有70余种致癌物。吸烟者不但自己吸入大量一手烟,还让周边更多人吸入二手烟,患癌症的风险都在增加。

什么办法可以有效降低肠癌死亡率?

结直肠癌发展缓慢,早期肠癌的治愈率>90%;极早期的黏膜内癌,几乎可%治愈。而晚期的5年存活率在20%以下。肠镜检查是最直观的检查,它是一个带有高清摄像头的管子,进到我们的肠道后,就比如我们走进一个房间,可以全方位地仔细观察地板、墙壁、天花板等处的瑕疵,一旦发现可疑病灶,可以取点活检拿到显微镜下看看性质;还能对息肉、早癌等进行切除。对于发现癌前疾病和早期肠癌,肠镜是惟一且不可替代的检查手段。但很多朋友因为对肠镜不了解,以为很痛苦,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做肠镜。还有的以为没有症状,不需要做。恰恰是这些各种原因造成的拖延,使得明明可以消灭在萌芽里的息肉,演变成了痛苦的肠癌。息肉是结直肠癌的“前身”,目前已明确至少80%-95%的结直肠癌都是从息肉一步步演化过来的,这个过程缓慢而迟滞,但是却比较隐蔽,在息肉阶段,90%以上没有任何症状。而从小息肉→大息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息肉癌变这一过程一般需要5-15年,因此只要在这一过程中发现病变,并及时切除便可以消除后患。就是及时做一次肠镜,而且现在都可以做无痛的,小睡一会的事,是不是简单到哭???

什么情况要去做肠镜筛查?

一般50岁后,是肠癌的高发年龄段,所以,建议在50岁前,最好是40岁前,无症状者做一次高质量的肠镜检查,非常重要。退一步讲,即使确诊时已经癌变了,但只要还是早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还是非常理想的。85%-90%的Ⅰ期-Ⅱ期结直肠癌患者,基本上可以实现临床治愈(3年不复发即为临床治愈),即,每10个Ⅰ期-Ⅱ期的结直肠癌患者中,八九个都是可以治愈的。根据美国癌症协会最新《结直肠癌筛查指南》,建议以下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肠癌筛查:

?45岁以上无症状者

?有结直肠息肉病史者

?有慢性阑尾炎或阑尾、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者

?曾行治疗性结直肠癌切除术者

?大便隐血阳性患者必须进行结肠镜检查

?高风险家族,如一级亲属被确诊为结直肠癌,则筛查需要从更早开始

肠癌主要早期症状有哪些?

这里所说的早期症状,严格来说,已经不算是早期了。真正的早期或极早期(就是息肉的腺瘤阶段,或仅仅是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阶段),绝大多数没有任何症状,或者即使有个别轻微症状,也没有特异性,很难以察觉。以下症状出现时,大多可能已经不再是息肉,而很可能是癌了。01

排便习惯的改变

由于个体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排便习惯也大相径庭。在没有腹痛、腹胀等典型症状或任何不适的情况下,一天排便三次和三天排便一次都属正常。但如果向来是数天排便一次的人,在没有任何感染的情况下,持续出现一天排便多次的情况,就要高度怀疑肠黏膜是否出了问题。反之,一向排便通畅的人在没有任何诱因(如饮水、活动减少)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排便困难时,也应该考虑肠道出现占位性病变的可能。02

粪便突然变细

早期的肠癌往往局限于肠黏膜和黏膜下层,随着病程的进展,肿块渐渐向肠腔内凸起,肠管直径开始缩小,粪便经过时就会受到压缩,从而出现粪便变细的情况。如果持续发生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03

大便隐血阳性

黏液便、暗红色血便或是常规体检中发现大便隐血阳性,一定要高度重视。肿瘤会逐渐形成向肠腔内凸起的肿块,在受到粪便摩擦时,难免会有小的溃破,发生少量流血,这也是早期肠癌的症状表现。

日常如何预防?

从某些角度来讲,大肠癌的病因,除了环境和遗传因素,不外乎吃的太好,动的太少,也是吃出来、懒出来的。管住嘴,迈开腿,依然是健康生活的主流要素。扫取
1
查看完整版本: 发病率全球排名前三,却可防可控关于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