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医人在喀什
TUhjnbcbe - 2021/7/12 19:25:00

距离接到援疆任务的那天,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年,我院骨科副主任中医师的项晓伟医生作为第九批援疆干部成员,前往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简称“塔县”)进行为期一年半的医疗援助工作。以大医精诚、止于至善的情怀,为塔县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医疗保障作出了无私的奉献,凭借过硬的技术本领救死扶伤,将中医精髓发扬光大。

项晓伟医生年2月18医院支医。塔县位于帕米尔高原上,县城所在地海拔约米,含氧量不到平原的一半,人烟稀少,被称为生命的禁区。年平均气温0°左右,在冬天氧气含量大约只有平原地区的50-60%。

“初到塔县时,我的高原反应很重,头疼失眠,呼吸困难。步伐加快就心慌气喘,医院体检时发现心脏存在返流,多项生化指标及血常规指标发生异常。”项晓伟说,由于长期在高海拔地区,最大的考验就是缺氧,长期睡眠质量不高,容易惊醒做噩梦,身体经常出现高原反应。即便如此,项医生也咬紧牙关,克服困难,坚守高原,除了每天坐诊、查房和手术等日常工作,医院进行急诊手术。

年3月21日,医院的内科住院部紧急送来一位意识模糊的塔吉克大妈,由于患者病情危重,时间紧迫,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经过紧急医疗资源调配,立刻投入到抢救病人的急诊手术中,项晓伟医生协助完成了医院首例神经外科的手术。

5月11日凌晨,喀什市塔什库尔干县发生5.5级地震,大量村民被倒塌的房屋掩埋。医院紧急组织医疗队伍进行救治工作,项晓伟医生作为医院专家组成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投入到抗震抢救病患中,不顾时有发生的余震,连续工作10余个小时,没有吃饭休息,指挥并抢救了多名伤员。面对天灾,勇于担当,术精岐*,大爱无疆。

近一年来,项医生主刀做了常规的四肢骨折、锁骨骨折、髌骨骨折及软组织损伤手术约30台左右。其中新开展的手术包括手指钮孔畸形矫正手术,髌腱成形术,马蹄内翻矫正术,脑瘫患儿的手术治疗康复,后两种新开展的医院骨科联合在医院免费开展。其中有6例马蹄内翻的患儿和10例左右脑瘫患儿接收了手术治疗。

随着救治工作的展开,为塔县的残疾儿童的免费手术治疗铺展开来,给他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福音。此外,就四肢骨折脱位实行闭合手法复位数十例,包括尺桡骨,胫腓骨、锁骨,肱骨等,年龄最小的患者只有半岁左右,绝大多数效果满意。

在救治工作的过程中,纠正了塔县部分工作人员关于固定和复位的错误认识,从侧面帮助促进塔县医疗水平的提高。

科研方面,为推动适宜技术深入基层,特申请了一个深圳卫计委的基层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将骨科的特色疗法在医院加以推广运用。

为了提升喀什医疗水平,除了每周三循例一次的大查房,医院及科室开展了教学查房、示范手术、骨科正骨手法以及急救培训讲课等教学活动,真正地规范了医院的查房模式和过程,现在三级查房的程序基本流畅完整。通过授课演示教学,也提高了塔县医务人员的急救及骨科相关知识的临床水平,发挥医疗引领作用,将病理技术真正带来喀什。

除此之外,项医生多次参加了在塔县及各乡镇的义诊活动,为当地的百姓免费体检义诊并送医送药。义诊活动不仅提高了群众的健康知识水平,还增强了居民的健康保护意识。同时,多次下乡给当地行动不便的残疾百姓定残,让他们能够享受到*府对于残疾人的关爱,并让当地残疾人能够享受到国家的残疾补贴。

还联合了江苏省医疗队为红其拉甫边检站、卡拉苏边检站以及其他驻塔县的数百名官兵进行了以心血管疾病为主的体检义诊等活动,体现了*民鱼水情,在当地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塔县的12个乡镇及种羊场,几乎都留下了项医生的足迹,其中的热斯卡木村是塔县最偏远的村庄之一,从县城驱车过去要7小时左右,途中翻过两座约米的达坂,还需爬山步行约2小时,条件十分艰苦。然而医疗团队仍然坚持定期前往定残送医药。

项医生努力克服生活上的种种不适和思想文化背景的差异,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凭借精湛的医疗技术和敬业奉献医院同行和患者的普遍信赖和肯定。患者家属对项医生表示肯定并表达了感谢。

在塔县援疆以来,深圳第九批援疆干部队伍不辱使命,克服了种种困难,踏踏实实完成援疆任务,为塔县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期间,市委书记王伟中和副市长吴以环先后对援疆干部进行慰问,对援疆干部的工作表示充分的肯定,同时鼓励援疆干部继续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肩负重任,按时出色地完成援疆任务。

王伟中书记在视察时提出了要帮助医院创建二甲的目标。因此在日常工作中,项医生还积医院的创建中,和当地科室主任一起制定完善了科室的相关规章制度并落实相关*策以及几十种疾病的诊疗常规,新增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两种疾病的临床路径并就相关知识进行了培训,规范并指导病历的书写。

在新疆支医将近一年,项晓伟医生从繁华的珠三角大都市来到西部边陲重镇喀什,克服了语言、气候、风俗习惯差异,为的就是两个字——援疆。将自己毕生所学无私奉献、倾情相授,为的就是让当地群众将来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他满怀着深厚的感情和敬意,响应*和国家的号召来到这里,帮助医院建设一支“永不离疆”的高素质高水平本土人才队伍,延续这种大爱精神,肩负起重担,在这片土地挥洒汗水,把青春的热血,把奋斗的时光,留给新疆这片美丽的土地。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人在喀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