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1130每日一练初级主管高级
TUhjnbcbe - 2021/8/1 16:38:00
白癜风效果 http://m.39.net/news/a_5738108.html

初级护师

1、超声雾化吸入的目的不包括

A、稀化痰液B、增加吸入氧浓度C、解除支气管痉挛D、减轻呼吸道的炎症E、间歇吸入抗癌药物治疗肺癌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超声雾化吸入法是应用超声波声能,使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再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效果的给药方法,不会改变吸入氧的浓度(B错,为本题正确答案),可以稀化痰液、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解除支气管痉挛、治疗肺癌等(ACDE对)。

2、患者女,29岁。呼吸道感染,咳嗽,咳痰。护士为其进行雾化吸入,可选择的化痰药是()

A、地塞米松B、庆大霉素C、α-糜蛋白酶D、氨茶碱E、舒喘灵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a-糜蛋白酶可使黏稠的痰液稀化,便于咳出,对脓性和非脓性痰液均有效(C对);地塞米松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有助于减轻呼吸道的黏膜水肿(A错);庆大霉素属于抗生素,用于控制呼吸道感染(B错);氨茶碱、舒喘灵用于解除支气管痉挛(DE错)。

3、超声雾化吸入特点是()

A、雾量恒定,方便使用B、雾滴细小,但不均匀C、气雾滴随呼吸最终可以到达段支气管D、气雾通过导管随患者吸气达到肺泡E、产生气雾温度低,治疗后不易着凉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超声雾化吸入法是应用超声波声能,使药物变成细微的气雾,再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具有雾量大小可调节、雾滴小而均匀、气雾温暖舒适、药液可随深而慢的吸气达到终末支气管和肺泡的特点(D对ABCE错)。

4、为患者稀释痰做雾化吸入,药物首选

A、卡那霉素B、地塞米松C、α-糜蛋白酶D、氨茶碱E、沙丁胺醇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雾化吸入是指应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雾滴以气雾状喷出,经鼻或口吸入对局部或全身治疗的一种给药方法。患者需进行痰液稀释,分析选项所给药物,α-糜蛋白酶为胰腺分泌的一种蛋白水解酶,具有迅速分解变性蛋白质的作用,可使粘稠的痰液稀化,便于咳出,是稀释痰液的首选药物(C对);卡那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具有控制呼吸道炎症的作用(A错);地塞米松为一种激素,可用于缓解呼吸道黏膜水肿(B错);氨茶碱和沙丁胺醇可用于解除支气管痉挛的治疗(DE错)。

5、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时的正确方法是

A、湿化瓶内放水B、药液稀释到10mlC、吸气时松开出气口D、呼气时按住出气口E、治疗时间10~15分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氧气雾化吸入是借助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随吸气进入呼吸道的方法,氧气流量一般调节至6-8L/min,治疗时间是10-15分钟(E对);氧气湿化瓶内勿放水,以防液体进入雾化吸入器内使药液被稀释(A错);药液稀释至5ml注入雾化器的药杯内(B错);嘱患者吸气时手指按住出气口,做深吸气动作,使药液充分到达支气管和肺内;呼气时,手松开出气口,用鼻呼气,防止药液丢失(CD错)。

主管护师

1、患者男,39岁,吸烟10年。行走中左下肢间断疼痛1个月余。查体:左足趾色泽苍白,温度稍低,足背动脉博动减弱。针对此患者,护理措施不恰当的是()

A、置热水袋于足底保暖B、下肢保暖C、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D、每日数次Buerger运动E、戒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结合题干信息,判断最可能的诊断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护理措施:保暖:不可使用热水袋、热水泡脚,温度升高使局部组织耗氧量增加,加重局部缺血、缺氧;若要四肢保暖,应将热水袋放于腹部,使血流增加,反射性扩张四肢篾这,并促进血液循环,或穿棉脚套等,选A

2、呼吸监测最直接的指标是

A、血气分析B、有无发绀C、血氧饱和度D、呼吸频率E、肺功能测定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血氧饱和度(SaO2):是动脉血中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与所能结合的最大氧量之比,是反映肺功能状况的指标,呼吸监测最直接的指标。(C对)

3、患者,女,52岁,胃切除术后8日,已拆线,突然发现切口有淡红色液体渗出,不伴有肠曲脱出等。应首先考虑为

A、切口完全裂开B、切口缝合技术欠佳C、切口感染D、切口部分裂开E、以上都不对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患者为切口不伴有红肿热痛,排除C。切口有淡红色液体渗出,考虑为切口裂开。切口分为完全性(切口全层裂开,可有肠管和网膜脱出)和部分性(深层破裂而皮肤缝线完整)两种,该患者不伴有肠曲脱出,应首先考虑为切口部分裂开。(D对)

4、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病人术后第2天体温升至38.2℃,下列原因最可能的是

A、泌尿系感染B、肺部感染C、切口感染D、血栓性静脉炎E、手术热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发热:手术后病人的体温可略升高,一般不超过38℃,临床称之为外科手术热。但若术后3~6天仍持续发热,则提示存在感染或其他不良反应。该患者为术后第2天体温升高至38.2℃,但并未提及别的临床症状,故最可能的原因是手术热。(E对)

5、下列新建手术室的条件中,不恰当的是()

A、人员来往较少B、无反射光线C、室内用物简洁D、方向朝北E、室温在10~15℃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手术室内温度恒定在20~24℃,相对湿度为40%~60%。(E错,本题选E)

卫生高级职称

1.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

A.软骨板松动

B.纤维环破裂

C.后纵韧带断裂

D.前纵韧带断裂

E.髓核突出

答案:BE解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因腰椎间盘变性、破裂后髓核突向后方或突至椎板内,致使相邻组织遭受刺激或压迫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2..给肝性脑病患者灌肠,灌肠液可使用()

A.生理盐水

B.生理盐水+米醋

C.5%碳酸氢钠

D.肥皂水

E.20%甘露醇

答案:AB解析:可用生理盐水或若酸性液(如食醋1~2ml加入生理盐水ml)。

3.影响行为的因素有()

A.倾向因素

B.促成因素

C.强化因素

D.环境因素

E.个人因素

答案:ABC解析:任何行为都受到3类因素的影响,每类因素都会对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此3类因素是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

4.与原发性肝癌发病有密切关系的因素有()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肝硬化

D.亚硝酸类

E.*曲霉素类

答案:BCDE解析:1.病*性肝炎、肝硬化与肝癌临床研究发现,肝硬化发生肝癌的概率为9.9%~16.6%。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感染与肝癌关系密切,我国肝癌患者血中约90%可查出乙肝标记物,查出丙肝抗体为10%~30%。甲型肝炎基本上与肝癌无关。2.*曲霉*素与肝癌现已证实,*曲霉*素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致肝癌剂,富含于发霉的花生和玉米中,这种物质耐热,煮沸也难破坏。肝癌高发区患者多有吃花生类制品和霉变玉米的生活情况。

5.健康教育常用的人际传播形式包括()

A.咨询

B.交谈

C.劝服

D.指导

E.教育

答案:ABCD解析:健康教育中常用的人际传播形式在健康教育中,常用的人际传播形式有咨询、交谈或个别访谈、劝服及指导4种。

推荐阅读

加群:各种专科护士

1
查看完整版本: 1130每日一练初级主管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