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慢性阑尾炎
慢性阑尾炎,一般由急性阑尾炎迁延而成,少数急性炎症阶段可不明显。多由阑尾急性炎症消退后而遗留的阑尾慢性炎症病变,诸如管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管腔狭窄或闭塞、阑尾扭曲与周围组
织粘连等。i临床上将慢性阑尾炎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原发性慢性阑尾炎和继发性慢性阑尾炎。
当受凉、劳累或饮食不当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常反复发作右下腹不规则的隐痛,有的与溃疡
病、慢性胆囊炎等所致的消化不良症状十分相似。最重要的体征为右下腹经常的、较轻的固定性压痛。
1.艾炷灸
刘以新等大*牡丹汤配合灸法治疗肠痈。治疗方法;大*牡丹汤∶大*、牡丹皮、桃仁、芒硝(后入)各10g,冬瓜子15g。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温服。高热加*连、银花。口渴加元参、生地以养阴清热。大便似痢不爽、舌红、脉细数为阴虚之象,应去芒硝,加元参、生地。右下腹有包块加当归、赤芍、紫花地丁,以加强活血祛瘀清热之功。如
脓肿已形成,应增加清热解*药,如银花、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隔姜灸法;取穴足三里(双)、麦氏点、
神阙(脐中穴),每日灸2次,每次15分钟。治疗结果∶所有病例1剂见效,3剂痛止,4~5剂痊愈。(刘以新,刘贤珍.大*牡丹汤配合灸法治疗肠痈36例小结.陕西中医函授,,6∶28)
2.艾条灸
(1)周胜红等针灸治疗慢性阑尾炎。治疗方法∶①针刺取穴;以阑尾穴、天枢、足三里、曲池、合谷为主穴。发热者加大椎穴,便秘者加支沟穴,恶
心、呕吐者加中院、内关穴。穴位局部常规消*后用30号毫针进行针刺,用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1次/天,连续6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间休息1天。②艾灸;取阑尾穴及右下腹局部阿是穴,用艾条点燃后进行雀啄灸,以局部皮肤红润、温热为度,每次灸20~30分钟。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治疗结果∶痊愈13例,好转6例,无效1例。(周胜红,裴利红,高光,等。针灸治疗慢性阑尾炎20例报
告。山东医药,(2)陈波等艾灸治疗急性阑尾炎转为慢性阑尾炎临床经验。采用艾条温和灸,左右天枢穴各1小时,灸时患者感热流直下入腹至深部痛区,且痛区热感明显强于施灸的天枢穴皮肤表面。施灸1次后,痛立解。同法治疗3日,每日施灸2次,症状消失,嘱继续自行艾灸2天,以巩固疗效,3年未见复发。(陈波,李丽.陈日新艾灸临床经验.江西中医药,,37():8)
3.天灸负
李玉梅针刺加敷蒜灸治疗慢性阑尾炎。治疗方法∶针刺右下腹阿是穴,轻刺激,遇抵抗感时停止进针;阑尾穴、曲池、上巨虚局部常规消*,用25~
40mm毫针垂直刺人。针刺得气后,行捻转泻法,间隔10分钟行针1次,每次留针40分钟。针后加药物敷灸;取芒硝10~20g、适量大蒜捣如泥状,加
?,十林混合均与后,涂干右石下腹疼痛处,敷灸时间1~2小时,以腹内有温热感为度。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3~5次。治疗结果∶痊愈4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1例。本组病例治疗次数最少3次,最多5次。(李玉梅.针刺加敷灸治疗慢性阑尾炎8例.中国针灸,,25(3);)
(1)艾灸能加强血管扩张,促进新陈代谢,达到法瘀生新的目的,促使病邪夕出。艾灸的温热效应有散瘀活血之力,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的消散吸收。灸后能改善胃肠蠕动功能,通则不痛,缓解疼痛症状,从而取得良好疗效。
(2)取穴特点∶本病在治疗上多选用阳明经穴位,取之疏通阳明经腑气,通腑导滞,气机得通,通则不痛。还常取经外奇穴阑尾穴,其位于足阳明胃经的循行线上,取之有清热导滞、活血化瘀消肿之功效,诸穴合用,共奏通调手足明阳之经气、消肿散瘀、通腑止痛之功。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说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以。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